農委會今年首度辦理校犬績優校園徵選活動,昨天舉行頒獎典禮。
圖/杜建重
【本報台北訊】「以前可樂照顧我們,現在換我們照顧牠」。「可樂」是三峽安溪國中的校犬,平時守護學校師生,學生社團活動時,還會跟著一起上課。幾年前,可樂年老一眼失明,師生沒有拋棄牠,組成照顧團體全年排班,讓可樂在校園安養天年,獲農委會評選為特優校犬。
農委會今年首度評選優良校犬,共有九隻分別獲選為特優、優等、甲等,不僅獲得獎金,還能補助飼料,鼓勵學校師生愛護動物。
農委會畜牧處動保科科長江文全表示,可樂原本是流浪犬,跑到安溪國中去,校園師生看牠可愛,一起領養,平時跟學生一起上課、還會參加社團活動,養了四、五年後,可樂因年老右眼得了青光眼,看不見,學校老師趁機讓學生參與動物生老病死的過程,同時教導學生,喜歡可樂,也要接受牠的不完美。直到現在,可樂仍是全校師生寵愛的寶貝,師生和工友輪流排班(包括寒暑假),照顧可樂的生活起居。
江文全表示,另一隻獲獎的板橋國小校犬「小安」,是外型像長毛臘腸狗的米克斯(混種犬),板橋國小校長到收容中心領養來的,因為板橋國小特教班有中重度特殊障礙小朋友,也有普通班的特殊學生。小安是伴讀犬,天天圍繞在這些特殊學生身邊,讓原本害怕狗的孩子,起了好奇心和接近狗的心理,不僅安撫特教班小朋友的情緒,也把生命教育融入孩子們的生活中,獲評選甲等。另一隻文聖國小的校犬「小V」,原本是非法繁殖場飼養的狗,被救出後,經過動保處基礎訓練、行為調整後,由校長領養陪伴學生。
全台目前有兩百八十個學校有校犬(貓),學校養犬貓屬鼓勵性質。首度優良校犬評選,主要邀動保團體、獸醫、教育及公正人士擔任評審,評選標準主要針對生命教育意義,也作為明年流浪犬零撲殺、多元認養的方式之一。
農委會同時將這些故事集結出書:《牠和他們的相遇─55隻校犬(貓)的故事》,希望藉此讓動物保護觀念深植於每個孩子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