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佛光 揭開宮廷信仰面紗 人間社記者蕭惠珠大樹報導 |2016.11.28 語音朗讀 209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1乾隆皇帝佛像裝唐卡。 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提供 2乾隆款掐絲琺瑯釋迦牟尼壇城〉。 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提供 3紫禁佛光。圖/佛陀紀念館提供 這項展覽由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主任王軍、佛館館長如常法師、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佛光山寺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國家文物局辦公室財務處處長葛明家、故宮博物院開放管理處處長沈麗霞及多位貴賓開幕剪綵。圖/人間社記者蘇清文 【人間社記者蕭惠珠大樹報導】清朝順治皇帝落髮出家,是華人世界耳熟能詳的故事,篤信佛教的清代皇室,拜什麼佛、執什麼法器、持什麼念珠,一般民眾卻難以窺探全貌。佛陀紀念館昨起推出「紫禁佛光─明清宮廷佛教藝術展」,透過九十五組件宮廷佛教文物,帶領民眾走一趟紫禁城,聆聽文物訴說動人的宮廷傳奇,一睹明清皇族佛教信仰生活實況,感受宮廷藝術之美。 不少展品 首度走出紫禁城 開幕式在佛館本館大覺堂舉行,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表示,佛教東傳中國近二千年,從展出的文物可以看出明清佛教的盛況,希望參觀者能從中體會善美、淨化的佛教智慧。 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主任王軍表示,紫禁城是明清政治文化的中樞,此次展出的宮廷佛教文物,不僅是當時佛教最高藝術的代表,也讓皇室的信仰生活原貌呈現。 王軍回首和佛館合作的五年經歷,從陌生、熟悉到相契,友誼非常珍貴。他預告,第二期五年合作計畫已簽署完畢,明年起仍會陸續精選大陸珍貴文物來台展出。 佛館館長如常法師表示,這檔展覽籌畫三年,北京故宮現藏二萬多件宮廷佛教文物,此次來台展出的不少文物,不僅是第一次赴海外展出,更是首次離開紫禁城,機會千載難逢。 佛館於五年前和中華文物交流協會簽訂「五年合作計畫」,先後推出山東青州、絲綢之路、中國南方佛教文物及山西水陸畫等年度展覽,壓軸檔鎖定明清宮廷佛教文物,集結北京故宮博物院、民族文化宮博物館及承德外八廟九十五組件藏品,涵蓋佛像、經卷、法器及供器,完整的呈現明清佛教藝術的最高成就。 如常法師大力推薦不可不看的展品〈乾隆皇帝佛裝像唐卡〉,畫中主尊是身著僧衣、頭戴班智達帽的乾隆皇帝,非常少見;康熙皇帝為母祈福的手抄《金剛經》寫本、平日手持的菩提子念珠,以及參加法會穿著的法衣;尤其〈乾隆款掐絲琺瑯釋迦牟尼壇城〉及〈銀塔〉,都是首次離開紫禁城,前者色彩豐富鮮豔,可拆卸;後者鑲嵌精美寶石,都表現高超的工藝水準。 件件文物 有歷史、有故事 「這次展出文物之所以迷人,是因為件件有歷史、有故事。」如常法師表示,從元代冊封八思巴為國師之後,佛教開始進入宮廷,清代更是藏傳佛教信仰的全盛時期,展品中還可見庚子之亂後,慈禧太后為祈福手抄的《心經》寫本,以及乾隆親題詩句的〈過去七佛青玉鉢〉和〈緙絲十六羅漢圖掛屏〉等作品,都可以見證清代皇室信仰生活的盛況。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佛光山寺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國家文物局辦公室財務處處長葛明家、故宮博物院開放管理處處長沈麗霞等多位兩岸人士,均出席開幕盛會。 「紫禁佛光—明清宮廷佛教藝術展」在佛陀紀念館本館第一展廳展出,展期至二○一七年二月二十六日。 前一篇文章 明清宮廷佛藝展 明在佛館登場 下一篇文章 守護高雄港 海巡安檢所供奉媽祖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3【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04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5【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6【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佛光山叢林學院畢典 薪火傳燈 2025.09.1309開挖土機遊大陸 填坑修路做好事2025.09.1310水豚卡比胖拉 萌翻台南2025.09.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蘭陽佛光童軍孝親奉茶 溫馨幸福葡萄牙佛光山三好菩提園 新學期啟航多倫多佛光山座談 緬懷星雲大師 傳遞三好 普門寺讀報教育迎新 東京佛光山寺 跨宗教交流弘法度眾澳洲昆士蘭警務處 參訪佛光山 作者其他文章跨越地域與佛印心 祈福回向宮廟跨海取經 共宣愛與和平斯里蘭卡小天星 扎根學前教育海內外佛光人齊聚 與大師接心幽默禪心 500青年學禪定智慧兩岸青少年 籃球場交流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