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牙口差 軟爛食物未必愛 |2016.11.23 語音朗讀 313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長輩最喜歡吃的前三名都是小吃:米糕、肉圓、碗粿。圖/葛惟庸提供 長輩最喜歡吃的前三名都是小吃:米糕、肉圓、碗粿。圖/葛惟庸提供 長輩最喜歡吃的前三名都是小吃:米糕、肉圓、碗粿。圖/葛惟庸提供 【本報台北訊】一般傳統觀念認為老人牙口不好,把長輩吃的東西剪碎、燉糊,其實高齡長輩未必喜歡這些軟爛食物,那究竟長輩喜歡吃什麼?食研所為開發長輩專屬食物,針對嘉義地區高齡長者進行調查,發現受訪者最懷念、喜歡吃的前幾名都是地方小吃,第一名是米糕,第二名是肉圓,第三名是碗粿,偏重油重鹹不夠健康。 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李燕茹表示,這是嘉義地區問卷訪問上百位長輩得到的結果,調查不限於正餐或小吃,只想知道長輩心裡究竟想吃什麼。 訪談的過程中,長輩不只一次反應,吃的東西「爛糊糊」,照顧者或家人用果汁機、食物調理機絞打過,或用剪刀剪碎,「看了就不想吃」、「好像在吃廚餘」,看來就引不起食欲。礙於牙口退化、吞嚥功能不太好,肚子餓還是勉強吃下,久而久之越吃越少,影響身體健康。 李燕茹說,台灣步入高齡化社會,有些長輩健康狀況不錯,咀嚼、牙口機能還蠻好,到外面自己買想吃的打牙祭,有的質地太乾、太硬;有的太鹹、太油並不合適。 因此,食研所嘗試把肉圓做成調理包,用食品技術改變澱粉質地,讓肉圓的皮沒有這麼厚、Q彈有韌性,並控制糖分和鹽分,長輩想吃的時候加熱,外觀還是維持肉圓原本完整的樣子,不是稀稀糊糊、絞爛的狀態,吃起來又不像一般肉圓那麼難咬,想吃時再加熱,不受時間、行動力限制,赤肉丸也一樣,反應還不錯。 她說,未來高齡食品開發研究,就是朝這個方向走,包括把內餡軟化變得更好咬,把Q彈的食物變得較容易咀嚼入口,像碗粿這類地方小吃,也可做成冷凍調理包,方便長輩隨時想吃時,解凍加熱後能吃,讓長輩更容易進食,也更愛進食,對健康也有幫助。 前一篇文章 晚期肺癌 免疫療法助新生 下一篇文章 放下香菸 不吸才酷 熱門新聞 01人間社新聞研習營 傳遞真善美2025.07.1602中職明星賽 挑戰8萬觀眾紀錄2025.07.1803環保音樂劇在河邊 光明大學攜手社區演出2025.07.1604【人間行腳】馬蹄踏過2025.07.1605響應跨宗教慈善 多倫多佛光人高空跳傘2025.07.1706【時光重逢】穿過時光,看見日清晏蜓2025.07.1807【視覺美學】快門下的詩意 人間萬象無遠弗屆2025.07.2008日光寺佛光寶寶祝福禮 祈願孩童平安成長2025.07.1709【人間滋味】午後的微甜時刻2025.07.1610愛護地球 北海道場健走、淨灘2025.07.1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預防熱傷害 孩童多補水休息大暑養生健脾養胃 吃深綠色蔬菜退火鏡像手機器人 中風患者復健幫手進食細嚼餐後不平躺 有效改善胃食道逆流嘉榮日光園地 陪伴精神病友防夏季冷氣病上身 喝溫開水清熱袪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