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史懷哲 黃勝雄奉獻花東22年

 |2016.11.15
1378觀看次
字級
黃勝雄致詞時表示,希望給年輕醫師一些自己的學習經驗作參考。圖/鄭超文

【本報台北訊】門諾醫院前院長黃勝雄出版親筆撰述《回台灣買靈魂—門諾醫院.黃勝雄醫師回憶錄》,回顧自己的生命歷程。昨天在新書發表會,他的腦瘤小病人邱能賢出席向他致謝。邱說,當時他六歲,但清楚記得每次回診黃醫師都抱著他講述病情,像爺爺一樣親切。為了感念黃的救治之恩,也是醫師的爸爸特地到門諾醫院服務八年。

今年七十七歲的黃勝雄被譽為台灣後山史懷哲,他自北醫畢業,在彰化基督教醫院住院醫師訓練完成後,前往美國進修,成為享譽美國的腦神經外科權威,也是美國前總統雷根指定的隨行醫師,年薪曾超過百萬美元,醫治近十萬名病人,被認為是 「醫生的醫生(Doctors Doctor)」。

黃勝雄因門諾醫院美籍創院院長薄柔纜的「美國很近、花蓮很遠,台灣的醫師寧願去美國」一句話,猶如暮鼓晨鐘,他放下美國的一切,到花蓮接任門諾醫院院長,在花東地區奉獻二十二年。

黃勝雄也成立門諾社會福利基金會,提供失能、失智、獨老及身心障礙者居家社區照護,於二○一二年獲頒厚生基金會「醫療奉獻獎」殊榮。

曾是小病人的邱能賢出席發表會說,他四歲得腦瘤曾到醫院開刀,腫瘤沒切乾淨復發,全家不知如何是好,當時是高雄長庚皮膚科醫師的爸爸邱耀堃帶著MRI片子到處找醫師幫忙,他也被迫喝了很多難喝的草藥沒效。

邱能賢說,當爸爸得知花蓮有一位從美國回台的腦神經外科醫師,就帶著他到花蓮接受黃勝雄手術治療,成功救了他,黃像親切的爺爺,一見到他就抱著他,全家都很感動。術後他體力差,沒辦法當醫師,現在就讀台大物理系,盼能像黃醫師一樣,在這個領域全心付出。

和病人緊密相扣

醫病故事感動在場貴賓,受邀出席的副總統陳建仁說,黃勝雄像德蕾莎修女一樣,自認「沒做大事,只是以大愛做小事」,毅然決然到花蓮服務,不計任何物質享受,成為後山健康守護神。盼台灣醫學生透過黃的回憶錄,能夠見賢思齊,守護更多國人的健康。

黃勝雄說,許多台灣年輕醫師現在多是「看電腦不看病人」,就算MRI做得再好,也無法知道今天病人過得好不好,但他受醫學訓練的年代,是和病人緊密相扣的。若有機會再讓他重新選擇走哪條路,他還是會選當醫師,因為從病人身上得到的滿足和幸福感,絕對不是金錢能夠做得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