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振忠(媒體人)
台灣參與重要國際組織活動,到年底僅剩十一月下旬在秘魯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蔡英文總統雖已指派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擔任特使,但以五二○之後發展的兩岸及國際形勢,此行成果很難期待。
蔡政府就定位後,姑且不論兩岸關係全面凍結,連已延續多年的國際衛生大會、國際民航組織都遭抵制;甚至最有希望的國際刑警組織年會,日前也被否決參加,這些非政治性的國際組織活動相繼被CUT,當然是中共在背後作梗,蔡政府如果一日不處理好兩岸關係,台灣就一日無法走出日益艱難的國際困局。
對外關係向來講究的是實力,不能寄望在對方的善意之上。蔡總統口口聲聲說要建立具有一致性、可預測性、可持續性的兩岸政策,即使政治門外漢,也可看出民進黨政府的兩手策略。
蔡總統習慣在正式場合稱「這個國家」,好像中華民國仍難以啟齒;海基會董事長田弘茂用「那四個字」迴避「九二共識」,連正面對決的勇氣都缺乏;最妙的是,蔡總統提名的大法官竟然還不只一位對中華民國憲法有疑慮,大法官職司解釋憲法,蔡政權的深層矛盾,莫此為甚。
兩手策略是民進黨最常慣用手法,遠的不談,從取得政權前與執政後,最近對待勞工及學生的態度無情丕變,足為經典。勞工與學生階級至今冷暖自知,被工具性的使用,必有體會。
別說民進黨大選之前,信誓旦旦說當選後,共產黨必然與民進黨打交道,如今實證結果又是如何?信誓旦旦說要維護主權、寸土不讓,但在太平島爭議及台日漁業談判對沖之鳥的地位,「這個政府」的立場幾乎視而不見。
台灣如果可以關起門來自己玩,玩得不亦樂乎,活得下去,人民當然樂觀其成。
事實顯非如此,台灣走不出去,經濟振不起來,更令人憂心的是「這個政府」還在不斷製造分裂,不僅由上而下質疑憲法,甚至中央到地方集體破壞法治,陳水扁、郭瑤琪都是被司法三審定讞的有罪之人,總統及市長公然不經任何程序為其平反、背書,此其所謂「轉型正義」?
民進黨政府的兩手策略繼續玩下去,不僅不會把中華民國台灣帶向一個正常國家,勢必變成一個精神錯亂、認同迷航的分裂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