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站上的金布拉夫已完成投票。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大選投票日,二點二六億名合格選民將決定保有或顛覆目前的政治體制。希拉蕊與川普誰能接掌這個全球最大經濟體,以及對移民、貿易與在世界上扮演角色等議題已嚴重分歧的國家,美東時間八日晚間十一時(台北九日中午十二時)前即可揭曉。
投票前的最後民調大多顯示希拉蕊以小幅差距領先,路透/Ipsos的全美各州最終民調則顯示,希拉蕊勝選機率高達九成。華盛頓郵報更推估,希拉蕊穩獲二百七十五張選舉人票,已跨越當選所需的二百七十張門檻。The Good Country網路民調則顯示,全球其他國家若有美國總統選舉投票權,希拉蕊獲得百分之五十二選票居首,川普僅獲百分之十四排名第三,得票率還不如綠黨候選人史坦的百分之十九。
不過,國際太空站上的美國太空人金布拉夫(Shane Kimbrough),已經提前完成總統大選投票,這次天外投票距離地球四百公里。
法新社與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於在軌國際太空站(ISS)內完成投票的金布拉夫,是最新一位漂浮於地球以外參與投票的太空人。他是十月十九日搭乘俄國的聯合號火箭(Soyuz rocket)前往太空站,展開為期四個月的任務,與金布拉夫同行的另有二名俄國太空人。
但是,不論誰當選美國總統,這次美國大選已徹底改變亞洲各國對美國的看法。
據分析師與美國負責亞洲事務前官員表示,即使最終民調顯示希拉蕊較可能勝選,但一手策畫美國對亞洲策略主軸的希拉蕊,仍將面臨重建互信的工作。
不願具名的日本前外交官員說:「不論川普是否當選,這已表示美國不再居領導地位,尤其是失去道德領導地位。我不認為川普個人是問題,有問題的是美國社會推出此人為共和黨候選人。」
這次大選,民主及共和兩大黨明晚勝選晚會分別選在曼哈頓的賈維茨會議中心與希爾頓飯店,百年來首見。新上任的市警局長歐尼爾(James P.O'Neill)表示,兩大黨候選人慶功晚會皆選在曼哈頓,讓原本已是恐怖攻擊最大目標的曼哈頓感覺威脅更大。
另外,基於場地空間及安全等理由,這次大選民主及共和兩大黨拒絕發給包括兩岸三地等不少外媒申請採訪慶功晚會的媒體證,也是過去所罕見,多少反映了選情激烈,中文媒體只有中央電視台獲得現場採訪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