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熹、李四端 獲星雲傳播貢獻獎

 |2016.11.03
1592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兩岸領導人有望締結新共識?新南向政策可讓台灣再造經濟奇蹟?台灣的大未來備受關切,能突破困境的出路何在,尤其引人翹望。剛揭曉的「二○一六第八屆星雲真善美傳播獎」,以「台灣大未來」為主題的年度專題計畫報導獎項,為我們揭示了再創新局的路標。

以高獎額著稱的星雲真善美傳播獎,本屆除了「傳播貢獻獎」、「媒體貢獻獎」,及鼓勵製作企畫性報導的「年度專題計畫報導」,獎金均高達百萬元,並新設了因應網路時代的「網路原生媒體獎」,因而使得十六組得獎人的獎金總額達到七佰七十萬元,創歷年新高。

本屆「傳播貢獻獎」的兩位得主,雖然分屬不同世代,卻對生長的土地和新聞工作,懷抱同樣熾烈的感情。作為有「中國第一周報」之譽的《南方周末》報社總編輯,向熹憂國憂民的情懷溢滿文稿,而他不計毀譽,啟迪民智,為新聞、傳播工作者樹立典範;而屹立台灣電視界三十餘載的李四端,以敏銳的新聞感富盛名,並締造不依讀稿機念稿的「說新聞」傳奇,雖是眾人追逐的名主播,卻能始終抱持剛正不阿、擇善固執的處事原則。

「媒體貢獻獎」得主安虎生,則是以計算機工程師的專業背景,創辦中國第一家宗教性傳播媒體「佛教在線」,並堅持以沒有政府背景、沒有宗團背景、沒有商業投資背景的「三無原則」去經營,網站規模至今仍在擴大。

為了鼓勵更多從業人員尋求優質的報導素材,真善美傳播獎自上屆起增設「計畫報導」項目,給予入選者執行經費。本屆設定「台灣大未來」的主題甄選企畫案,三組入選者分別是聯合報林以君的〈脫困、轉型、創新局—台灣大未來〉,獲得一百萬元的最高經費;TVBS王結玲的〈台灣大未來—創造力翻轉新世代〉,獲得經費九十萬元;三立電視范逸華的〈台灣未來式—迎接創世代〉,取得八十萬元經費。

「社會前進獎」的「台灣真善美感人事蹟」項目,共有四件得獎作品,分別呈現了台灣社會當下最重要的長照問題、農友耕作生態的改變、智能障礙兒童的艱苦處境,及對偏鄉學童教育現況的關懷,在在傳遞著小人物不計回報,願意為翻轉和改變台灣現況,默默奉獻的善美精神。

網路原生媒體獎 首度頒發

另一項目「兩岸與國際視野」也有四件得獎作品,〈恐懼的總和〉總括了歐洲正面對的貨幣、難民潮等難題;〈全球電子垃圾〉聚焦淪為電子墳場、慘遭毒害的非洲國度;〈台灣哥倫布大亞洲戰略〉展現台灣年輕創業者的實戰案例;〈吐瓦魯與巴黎的距離〉則警示全球氣候變遷的威脅,是人類須共同面對的重大議題。

首度頒發的「網路原生媒體獎」,旨在獎勵撥亂反正、成為媒體生態清新勢力的社群網站,兩得獎者之一的〈上下游新聞市集〉,報導主軸從本土農業議題,延伸至國際經驗和案例,被評審喻為台灣網路原生媒體的經典;另一由曾在非洲蹲點的學生創建的〈wowAfrica阿非卡〉,專注非洲國家和議題,則令評審驚豔。本屆贈獎典禮於十二月十一日下午二時,在佛光山台北道場六樓舉行。

2016第八屆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

一、傳播貢獻獎

向 熹(廣東南方廣播影視傳媒集團副總經理)

李四端(東森新聞台《李四端的雲端世界》主持人)

二、媒體貢獻獎

安虎生(佛教在線創辦人)

三、年度專題計畫報導《台灣大未來》

1.林以君執行代表(聯合報新聞部政經中心撰述委員)

「脫困、轉型、創新局—台灣大未來」

2.王結玲執行代表(TVBS新聞部執行副總監)

「台灣大未來—創造力翻轉新世代」

3.范逸華執行代表(三立新聞台國際中心專題記者)

「台灣未來式—迎接創世代」

四、社會前進獎

「台灣真善美感人事蹟」報導

1.陳雨鑫執行代表(聯合報元氣中心醫藥記者)

安老覺醒 從百歲人瑞看台灣銀髮浪潮

2.李晴執行代表(TVBS資深文字記者)

金山小鶴與生態大俠

3.黃梅琴執行代表(非凡電視台新聞部專題組主任)

領養憨兒 "化小愛為大愛”

4.翁嬿婷執行代表(聯合報紀錄片工作室執行製作)

逆轉騎士

「兩岸與國際視野」報導

1.陳廷宇執行代表(公共電視新聞部製作人)

恐懼的總和—歐洲的難題系列報導

2.王詩雅執行代表(三立電視新聞部國際中心召集人)

《消失的國界》全球電子垃圾.衝擊效應─

借鏡與反思

3.林俊劭執行代表(商業周刊資深記者)

台灣哥倫布大亞洲戰略

4.李洛梅執行代表(TVBS資深文字記者)

《FOCUS全球新聞》吐瓦魯與巴黎的距離─

FOCUS氣候變遷系列報導

五、網路原生媒體獎

1.蕭名宏執行代表(上下游新聞市集總經理)

上下游新聞市集

2.盧韋辰執行代表

(wowAfrica阿非卡 共同創辦人&執行長)

wowAfrica阿非卡

資料來源/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

官網/http://www.vmhytrust.org.tw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