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看護利器 能讀漸凍人腦波

 |2016.11.01
1944觀看次
字級
「復健神器」人工肌肉缸驅動之外骨骼復健機械臂,具有多自由度的復健機械手臂。圖/鄭傑文
「意念輔具」,透過腦機介面,可轉換腦波成語音輸出,幫助漸凍人與外界溝通。圖/鄭傑文

【本報台北訊】前幾年「冰桶挑戰」席捲全球,喚起大眾關注漸凍人疾病,北科大團隊和漸凍人協會合作開發「意念輔具」,能讀取腦波轉換成語音輸出,幫助漸凍症患者與外界溝通,控制家中電器,未來不僅是漸凍症病友,還可能服務其他無法表達意念的病患。

台北科技大學機械系副教授劉益宏研究團隊所開發的「意念輔具」,從漸凍病患對長照科技的需求發想,透過尼龍軟呢布上五個電極,搭配腦機介面,在大腦和電腦間建立連線通路,快速讀取腦波轉換成語音輸出。

劉益宏表示,漸凍症患者後期,肌肉喪失功能,無法言語,與研究團隊合作的一名漸凍症患者,病情惡化氣切,透過「意念輔具」和家人溝通,讓病患和家屬減少孤立感,這項裝置還能控制家電開關,未來希望不僅是漸凍症病友,還可服務其他需要特殊照護的病患。

台科大電機系教授黃有評的團隊研發「復健神器」,利用六軸慣性感測器偵測關節角度活動情形(包括運動次數、角度、時間),感測器與行動裝置間以藍芽無線傳輸,臨床上協助醫師,針對不同膝關節手術後的復健效果追蹤與分析,建立一套術後關節恢復的復健基準。

研究團隊表示,這套系統單價低、實驗效果媲美專業機器,復健者不需到醫院等候復健,減少舟車之苦,方便患者隨時隨地復健,醫師也可即時追蹤復健情形,彈性調整復健流程,提升復健效果,節省醫療資源。

老年人口漸增,照護需求增加,台北科技大學機械系教授黃榮堂和企業合作研發「照護型機器人」,具有避開障礙物與定位的功能,能靈活移動,不只協助家事,還有生理量測功能,吃藥時間或緊急狀況時會發出警訊,結合穿戴式感測器與藍芽定位系統,就可了解使用者位置,隨時監測使用者身心狀態,將資料上傳雲端做健康記錄等,分攤照護工作。

台北科技大學和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馬偕紀念醫院、台北榮總蘇澳暨員山分院等單位合作,昨天舉行長照科技聯合記者會,分成神經復健、遠端監控與感測、IOT及模組化長照示範四大主題區,發表二十五件長照科技研發成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