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彌勒上生經》、《彌勒下生經》載,彌勒為佛弟子,先佛入滅,以菩薩身住於兜率天說法。佛陀曾預言授記,當來下生此世,於龍華樹下成佛。常見彌勒像有立像、交腳坐像、結跏趺坐像和善跏趺坐(倚坐)像。圖/世界佛教美術圖典提供
依《彌勒上生經》、《彌勒下生經》載,彌勒為佛弟子,先佛入滅,以菩薩身住於兜率天說法。佛陀曾預言授記,當來下生此世,於龍華樹下成佛。常見彌勒像有立像、交腳坐像、結跏趺坐像和善跏趺坐(倚坐)像。
本圖之畫面分為上下二段。上段為彌勒佛在龍華樹下說法的場景,彌勒佛倚坐中央,左右為法華林與大妙相二侍菩薩,周圍環繞帝釋、梵天、四天王及十大弟子等。佛頂上有雲彩及華麗寶蓋,寶蓋兩側為十方佛和伎樂天。
下段為彌勒佛下生於翅頭大城的情景,城中雕梁畫棟、平台曲檻、寶樹寶幢,最下端為農民犁田耕種,刈稻豐收的場面。
這裡的彌勒三尊像為韓國少見的倚坐姿勢,色彩以紅、綠為主,部分使用金泥,作品色彩和技法繼承了高麗佛畫的傳統。
圖為高麗忠定王二年(1350),僧玄哲率施主二十餘人發願而作,由悔前繪成。收藏於日本和歌山伊都.五坊寂靜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