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悲傷的一年,閱讀療癒了我》
作者:妮娜.桑科維奇
(Nina Sankovitch)
譯者:蘇西
出版社:原點
文/王錫璋(前國圖編審)
近年來,國內圖書資訊學系裡,開設了「書目療法」課程,研究如何以閱讀和書籍的力量,療癒心靈受到創傷的讀者。台大圖資系的陳書梅教授,便是這門課程的專家學者。
最近,入選誠品書店十月選書之一的《最悲傷的一年,閱讀療癒了我:一段真人事實的神奇療傷之旅》,便是一本講述「書目療法」實際個案的書籍。這本書的繁體中譯本雖於今年十月才在台灣上市,但英文原書早在六年前就在美國轟動一時。
作者妮娜.桑科維奇敘述她如何在一年內,展開每天讀一本書的「閱讀馬拉松」計畫,並藉著閱讀和寫作書評,來療癒自己因姐姐病逝的傷痛,並重新振作生命活力。
走不出喪姐傷痛
妮娜是白俄羅斯移民美國家庭,家庭關係緊密、融洽,全家都喜愛閱讀,她和大姐安妮瑪莉(Anne-Marie)感情特別好,兩人經常一起閱讀,即使長大,也還相互往來鼓勵。
二○○五年,四十六歲的大姐因癌症病逝。喪失親人的妮娜花了三年,也走不出悲傷的深淵。她試圖淡忘大姐的身影,但始終無法讓自己免於悲傷和內疚。
三年後的二○○八年,妮娜四十六歲,她知道自己沒能處理好悲情,於是決定以閱讀來引領自己走出傷痛。她訂下一個長程的「閱讀馬拉松」計畫,從四十六歲生日開始,每天讀一本書,直到第二年九月二十八日生日當天為止。
閱讀或許是一項樂趣,但妮娜的計畫可不是在炫耀自己的閱讀能力。她選的或朋友推薦的書,都是以勵志、正面及提升生命能量的為主,通常也有三百頁左右,她一天總會花四小時以上來閱讀。
她丈夫很支持這項計畫,為她在家裡安排了一個空間,擺上一把有紫色絨毯的扶手倚,讓她可以在這裡專心閱讀,並幫忙她處理家事和照顧孩子。至於她閱讀的書,不是購自書店,就是從圖書館借回,有些朋友也會提供她一些好書閱讀。
每天五百字書評
她這一年,把閱讀當做一項工作,而且讀完後,次日清晨一定要寫篇五百字左右的書評。她設了一個網站,逐日登載這些閱讀書單和書評。
一年過去了,妮娜從這些書的閱讀,找到她心中持續許久的問題解答,並因與書無形的互動,也讓她了解即使沒有姐姐陪伴,生活中還有許多樂趣存在。閱讀這些鼓舞人心的文學書籍,讓她走出了三年來心裡的那片陰霾。
她將這一年閱讀的過程,融合了她和姐姐的感情、家族的歷史、個人的生活,以及從作家或文字獲得的啟發,從而關注到生命的價值,走出生命的低潮。這書最後附上她閱讀過的三百六十五本書單,中文版的出版社很體貼,只要在台灣有中譯本的,都會附加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