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總統杜特蒂(見圖/路透)周四在北京揚言與美國「分道揚鑣」,有分析指出,這給美國製造一個新隱憂,因菲律賓一直是美國政府用於亞太再平衡、制衡中國大陸的重要同盟。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科比表示,美國不清楚他確切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將尋求菲律賓澄清說明。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菲律賓總統杜特蒂周四在北京揚言與美國「分道揚鑣」,有分析指出,這給美國製造一個新隱憂,因菲律賓一直是美國政府用於亞太再平衡、制衡中國大陸的重要同盟。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科比表示,美國不清楚他確切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將尋求菲律賓澄清說明。
杜特蒂周四在人民大會堂的一場商業論壇宣布,要與長期締約盟友美國「分道揚鑣」。杜特蒂說:「美國已喪失與菲律賓的軍事與經濟關係,我宣布與美國分道揚鑣。」他還表示,有可能訪問俄羅斯,並與總統普亭會晤,「我將告訴他(普亭),有我們三個國家中國、菲律賓和俄羅斯與世界抗衡。這是唯一途徑。」與會者包括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他的發言引起熱烈掌聲。
中菲聯合聲明:南海問題定期磋商
中國大陸與菲律賓官方昨天在北京發表聯合聲明,承諾在南海採取行動上保持自我克制,同時提議建立雙邊磋商機制,就南海問題進行定期磋商,並期盼早日達成「南海行為準則」。
杜特蒂十八日起訪問中國四天,外界認為此舉是他確認把外交關係從傾向華府轉向北京的勢力範圍,及其充足的銀彈。
白宮表示,菲律賓政府尚未正式要求結束美菲兩國間的任何安全或經濟關係;而科比在記者會上則主動提到,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拉塞爾將藉本周末訪問馬尼拉的機會,要求菲律賓給個清楚說法與交代。但他強調,拉塞爾赴菲行程是數月前就已安排好,並非因菲總統發表「分道揚鑣」論後,美國才派員赴菲。
路透引述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普萊斯強調美菲的傳統歷史關係,美國和菲律賓的聯盟已有七十年歷史,分享國家安全利益,美國也是菲律賓最強有力的經濟夥伴。在杜特蒂宣布與美國「分手」幾小時後,菲律賓財長杜明格斯和社會經濟策畫部長波爾尼亞發表聲明稱,將保持與西方的關係,但需要與鄰國有更強的整合。馬拉坎南宮表示,在見到白紙黑字之前,外界不必急於詮釋杜特蒂的話。
美國一般被認為是菲律賓的長期盟友,兩國在一九五○年代簽署了相互防禦協定以及軍事部隊互訪協定,二○一四年雙方又簽署加強國防合作協議,雙方在安全領域合作密切。另外,根據媒體報導,僅二○一五年,美國就提供了大約一億七千五百萬美元的發展援助,以及五千萬美元的軍事援助。
25日訪日 安倍力圖影響杜特蒂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到訪的菲律賓總統杜特蒂二十日在北京舉行了會談,會談後,兩國簽署了鐵路基建、經濟貿易、毒品犯罪對策、反恐等十三個領域的雙邊合作文件。菲律賓總統府的消息稱,中國承諾將向菲律賓針對吸毒成癮者的戒毒事業等提供超過九十億美元的融資。
媒體分析,如果中菲關係走向改善,對中國的海洋戰略心存憂慮的日美將不得不調整戰略。杜特蒂於昨天結束對中國的訪問回國,並計畫於隨後的二十五至二十七日訪問日本。日本與菲律賓在海洋警戒方面建立了合作關係,將為菲方提供巡邏船等。在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舉行首腦會談時,杜特蒂將如何說明中菲關係備受關注。
三名消息人士二十一日向路透表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下周將趁杜特蒂訪日時,與他進行私人會晤,尋求他與美日站在同一陣線,以遏制北京對南海的野心。安倍的任務微妙而棘手,他一方面要避免將菲律賓進一步推入中國的懷抱,另一方面則要促使菲律賓與美、日密切合作,達成一致的安全目標。
有觀察人士認為,杜特蒂在對美、對陸關係上玩兩手策略,雖然頻頻對美國釋放不友好言論,但始終未付諸行動。他認為,美國是菲律賓與大陸抗衡的最後籌碼,以杜特蒂的謀略,不會輕易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