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吳慷仁以《一把青》獲「戲劇節目男主角獎」,這是他去年被封迷你劇集影帝後再一成就。
吳慷仁是我採訪藝人中,印象深刻的新人。第一次看到吳慷仁,他未成名,我在台北中山堂採訪台北電影節,他給我極深刻印象。
記者採訪大牌藝人,吳慷仁沒有講話的份,大牌走了,他笑咪咪對記者鞠躬說:「謝謝記者大哥、大姐,你們辛苦了!」轉身消失在中山堂。
如今,他得獎了,在金鐘獎舞台上呼籲給演員更多資源,開發更多戲劇,讓台灣的戲劇之路輝煌前進。
有心往戲劇發展的年輕人不少,吳慷仁如吳寶春,在沒資源中成長、得獎。吳寶春能登上國際舞台,是因有國際比賽讓他發揮所長;台灣戲劇,一直想用最少的成本賺大錢,卻不栽培新秀。
台灣以前號稱戲劇王國,製作的戲劇可以賣到國外播出,如今大多向對岸或日本、南韓購買版權播映,吳慷仁說出其中的痛,資源不足、電視台不花高成本製作,政府、文化部豈可忽視?
台灣應重新讓戲劇名揚海外,包裝觀光旅遊,如同以前F4憑著《流星花園》一舉成名,奇蹟般地在亞洲竄紅,觀光局編列預算,在國外播出宣傳廣告,吸引不少國外觀光客來台。
陸客不來,台灣想突破觀光瓶頸,不妨從戲劇打基礎,只要政府與電視台努力,有何不能?
方嘉男(新北市/媒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