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小一新生佑婷,身高九十八公分,和同儕同學比起來顯得嬌小,媽媽擔心他生長遲緩,四處求醫確診為「透納氏症」患者。經過五年持續治療,今年升上六年級的她,已長到一百三十六公分。醫師強調,透過飲食與治療雙管齊下,「小不點」可望「高人一等」。
中華民國生長協會理事長羅福松指出,「透納氏症」只會發生在女性,X染色體缺乏或短少「SHOX」基因,無法正常生長,卵巢功能也會退化,屬於「重大傷病」。只要補充生長激素,就能挽救身高。
羅福松提醒父母,學童過五歲每年長不到四公分,得警覺可能是「生長遲緩」。他強調,學童發育期間少喝含糖飲料,一杯含糖飲就能抑制生長激素長達兩小時。
羅福松說,教育部統計,約有百分之三小朋友,會收到代表有生長遲緩疑慮的「生長遲緩」轉介單。台北榮總以往研究發現,這些收到轉介單的小朋友,有一成三是可治療的患者,包括先天生長激素缺乏、透納氏症、甲狀腺缺乏、性早熟。只要把握十五歲前黃金治療期,有機會「高人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