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昱綺/台南市崇明國中三年十六班
現在的我再聽到別人批評自己時,能夠冷靜的聽聽別人怎麼說;聽見別人拿我的名字開玩笑時,也能夠幽默的自我解嘲;拿到不好看的分數時,還能夠期許自己再接再厲。我從別人身上學到的,不僅是行為舉止,更多的是處事的道理。
記得剛上國中時,聽到別人對我的批評,我總是氣憤不已,會毫不客氣的回應,從不在乎那些話語的殺傷力;遇見別人和自己意見不同時,總是強硬的捍衛自己的想法。因為這樣的個性,所以始終沒有要好的朋友,一直是形單影隻。
這種情況,直到我遇見國一最好的朋友才改善。這位朋友事事以和為貴,從來不跟別人起爭執,也從不說尖酸刻薄的話,不管他走到哪裡,總是會有笑聲。從他身上,我學到很多。如果說,國一的我像是一把匕首,那麼他就是一個刀鞘,包容著我的尖銳。
升上國二後,我又幸運的遇上一位影響我很深的朋友。隨著升上二年級,課業的份量也逐漸加重,考卷一張又一張的發下,三位數字已經不太出現了。鮮紅的數字就像牢籠般,牢牢的把我監禁,讓我笑容逐漸減少。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我二年級的新朋友身上,可是她好像渾然不在意似的,每天都能開開心心的上學,讓人看不到一絲絲的憂愁。
她常說:「改變不了分數,但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中學時期的我,要面對太多未可知的事情,但好險遇到這兩位朋友,引領著我走向光明大道,讓我知道要隨時調整好自己,去迎向各種未知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