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下體不舒服、上廁所有腫脹感,二十多歲的陳姓男子被診斷出尿道發炎,擔心再次復發,跟著女性友人吃蔓越莓錠預防,沒想到再次尿道發炎就醫。部分醫師認為,泌尿道感染以女性發生率為大宗,但感染的成因非常複雜,不可能只吃一種食物,就能杜絕疾病發生,民眾不該迷信廣告,減少發生感染的危險因子較重要。
台灣男性學醫學會理事長簡邦平表示,坊間有非常多預防泌尿道感染的方式,常見女性患者會詢問「吃蔓越莓到底有沒有用」,事實上是沒有太大的效果。簡邦平解釋,女性因尿道較短加上月事、常憋尿等因素,比男性容易罹患尿道炎。
蔓越莓含前花青素,可以減少細菌附著下體皮膚,透過尿液一併將細菌排除,簡邦平說,憋尿、未保持清潔,吃再多蔓越莓也沒用。
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主任查岱龍說,蔓越莓只能減少罹患泌尿道的機會,不可把蔓越莓當藥吃,急性尿道炎不找醫師治療,求助蔓越莓絕對沒有用。
新光醫院泌尿科主任蔡德甫說,減少泌尿道感染,女性可改變小便後擦拭的習慣,衛生紙從前往後擦,防堵附著在肛門的大腸桿菌往前跑,平時要增加免疫力,少憋尿等,把握好良好生活習慣,即可減少泌尿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