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茱莉雅整理
本周學習達人:莊淇銘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系教授)
開車要懂車子的性能,學習也要懂人體這部「生化機器」各器官的功能。誠如前幾周提及適當運動有助於活化腦部,不同的運動會刺激腦中不同部位產生反應,同樣地,睡眠也不是浪費時間,而是能夠幫助腦部自我學習、重整記憶一個很重要的時刻。
頭腦有很多不同的記憶方式,猶如電腦有很多的應用軟體,所以當有人說:「最近記憶力變差了!」其實很可能是記憶的方式錯了。「大家應該有類似的經驗,就是對很多有疑惑的事一直搞不懂,隔了幾天,突然就豁然開朗。」莊淇銘說,其原因就在腦部於睡眠的時候,有自我學習的功能。
此外,有些家長問莊淇銘:「孩子熬夜讀書,怎麼讀書的時間愈多,成績反而愈差?」莊淇銘的回答是:睡眠不足不僅會使記憶的效果不好,睡眠的方式錯誤也會使得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莊淇銘說,大腦這部生化機器,睡眠不單純只是睡眠,更重要的是把白天看到、聽到、吸收到的資訊(資料),加以思考、分析、理解、重組,然後儲存進入暫時記憶區或永久記憶區內。在這個過程中,大腦會高速運轉,眼球也會快速轉動,因此稱為「快速動眼期(rapid eye movement,簡稱REM)」。
但這樣眼球快速振動的過程不能持續太久,否則眼球會受不了,所以在睡眠過程中,「快速動眼期」的分配方式是:第一個九十分鐘(睡眠前期),REM是7~8分鐘;第二個九十分鐘(睡眠中期)是12~15分鐘,第三個九十分鐘(睡眠後期)是30~40分鐘,也就是說,睡眠愈到後期愈是熟睡,快速動眼期也愈長,腦部自我學習的效果也愈佳。
「睡愈久、愈深眠,快速動眼期愈久;睡太少或先睡四小時後起床讀書,之後再睡四小時,都會限縮寶貴的快速動眼期,使學習效果打折!」所以莊淇銘建議每天一定要睡足七個半小時,才能使人腦最重要的自學功能得以做最好的發揮。
●今天上午7:20~7:30國立教育廣播電台「教育行動家」同步刊播「LQ大聯盟」相關訪談,收聽頻率FM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