櫃媽故事 不是親娘勝似親娘

文/張初一 |2016.09.13
1314觀看次
字級

文/張初一
「四兒呀!媽多想再幫著你把我這最後一個小孫女養大呀!可是媽身體不行了,別怨媽啊!」一句話說得我差點哭了。

櫃媽十八歲嫁給我父親。婚後生下一兒一女,可是沒多久都夭折了,直到三十多歲都沒能再懷上孕。在那個封建愚民的年代,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奶奶又是出了名的惡婆婆,逼著父親休妻另娶。

父親不同意,奶奶就百般刁難櫃媽,櫃媽的妹妹可憐姐姐,時常來看望姐姐。為了傳宗接代,奶奶逼著櫃媽遊說自己的親妹妹嫁給父親,如果不同意就將她趕出家門。

就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裡,櫃媽被趕出了家門,走投無路,來到觀音廟,櫃媽跪求觀音菩薩,給一條生路。那是一個窮人叫天不應求地無門的年代,櫃媽身無寒衣腹內無食,絕望之際,父親找到了櫃媽,夫妻相見抱頭痛哭,既不能回婆家住又不能回娘家,因為在那個年代,出嫁的女兒是不准回娘家住的。

父親只好把櫃媽帶到一位朋友家暫住,告訴櫃媽說,他想離開那個家,但在那個封建時代,兒子是不能離開父母的。櫃媽知道父親的為難,迫於無奈,只好和妹妹商量是否能嫁給父親;妹妹為了救姐姐,也只好答應委身下嫁。從那以後,櫃媽的妹妹(也就是我的親生母親)生下了四男二女,我是最小的兒子。爾後櫃媽也成了家裡永久的老媽子。

原本家裡是做小買賣的,父親經常去外地進貨,我的生母只管把父親侍候好,其他洗衣做飯看孩子及櫃上的大小事,全由櫃媽支撐著。

我們六個孩子更是櫃媽一手養大,她為了我們吃盡苦頭,特別是我,七個月的早產兒,生下來不會哭、不會吃奶,全都靠櫃媽用白麵粉熬成糊,用手一點一點地往我嘴裡抹,日夜守護。沒有櫃媽精心的照料就沒有如今的我。

家裡不做生意之後,櫃媽去幼稚園上班。當櫃媽第一次領到薪資時,她哭了,因為從此櫃媽可以自食其力地養活自己,不必再看別人臉色。可是櫃媽卻把掙來的薪資全都用在我們身上,她自己一分錢都捨不得花,她把一切希望都寄託在不是她親生子女的我們身上。

後來大姐嫁人,因為要工作,剛生下的孩子沒人照顧,急得直哭,為了大姐,櫃媽毅然辭掉工作,幫大姐照顧孩子去。當三個孩子都上學了,櫃媽本想與大姐相依為命度過晚年,可惜天不從人願。櫃媽無奈帶著小包袱回來投奔大哥家,不料竟被大嫂拒之門外。

在萬家燈火闔家團聚的三十晚上,櫃媽傷心至極,走投無路,風雪夜中只好去找還沒有結婚的二姐,兩人見面抱頭痛哭。二姐發誓:以後若是要嫁人,第一個條件就是要帶上櫃媽,否則一輩子不嫁!所幸蒼天有眼!二姐如願地找到能接納櫃媽,並且很孝敬櫃媽的好男人,婚後生了一個女兒和一對龍鳳胎。櫃媽依然幫忙照顧三個孩子,直到他們都考上名校大學。

我女兒出生那年,櫃媽已經七十四歲了,她一定要為這個小孫女辦滿月。那天,櫃媽抱著孫女親了又親,感慨地對我說:「四兒呀!媽多想再幫著你把我這最後一個小孫女養大呀!可是媽身體不行了,別怨媽啊!」一句話說得我差點哭了。

我知道櫃媽的老胃病已經折磨她很多年了,近來一個多月她也不怎麼吃東西,連下床的力氣都沒有了。可是櫃媽依然堅持下廚,手扶著牆親手做了一碗打滷麵,讓我替女兒吃了。

櫃媽把她小時候太姥姥給她的連心鎖,掛在小孫女的脖子上,意在保佑孫女長壽平安!那碗麵的滋味我永生不忘,那傳家的連心鎖,至今還掛在女兒胸前。

此後沒幾天,櫃媽就與世長辭了。我們跪在她老人家的靈前痛不欲生,望著櫃媽遺像千呼萬喚:「媽呀!媽媽呀!是您忍辱負重,用一生的心血把張家的子孫撫養成人,您是張家子子孫孫的大恩人呀!不是親娘勝似親娘!」您離開已三十三個年頭了,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我們很想您,您好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