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津平
中醫對老年人長期照護的看法秉持著趁早介入的態度,最好從男女更年期老化時就開始養生,在沒有病的時候就做好養生運動;即使身體微感小病,也不要輕忽,積極加以治療;縱然得到大病也不要放棄治療,中醫能以最溫和的方式治病留人,維持生命最後的尊嚴與生活品質,希望能做到未病先防、小病先治、大病緩圖的境界。
1.養生防微杜漸:
七十六歲的吳老伯每天都去住家附近的公園做運動,維持肢體靈活,還結交一群打太極拳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一起聊天打發退休的空白時間。最好的醫療服務應該是在疾病還沒產生之前就察覺細微的差異或生活習慣的不妥處,進而加以勸諫改善,這就是中醫養生的好處。
2.中藥溫和:
八十七歲的宋老太太罹患糖尿病和高血壓,每天服用降血壓的西藥,導致心臟無力感,又服用降血糖的西藥,導致血糖降太快常常頭暈。中藥取材自大自然的草木,藥性溫和,副作用少,不像西藥是複合的化學分子,副作用多。
3.食療藥膳接受度高:
六十九歲的曾老伯面對滿倉庫的藥,覺得悲從中來,自己真是名符其實的「藥罐子」,並且覺得作嘔,拒絕再吃任何藥。對於看到藥就抗拒不吃的老年人,利用藥膳做食療來調理身體是最好的方式,一方面患者以為是食物所以接受度高,另一方面將中藥加在食物中也達到治病的目的。
4.針灸治病效果快:
七十六歲的白老太太在一次發怒的情況下突然中風了,她左半邊的肢體不能動,口眼歪斜,無法言語。針對老年人突發的疾病,例如:腦中風,可以針刺人中、十宣穴放血;又針對老年人長年的疾病,例如虛寒型的胃痛,可以艾灸中脘穴和神闕穴。
(作者為同濟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