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方芳(右)每周固定陪觀護所少年吃麵,開啟了家立立基金會「陪吃一碗麵」陪伴服務的契機。圖/李蕙君
【本報台東訊】「陪他吃一碗麵吧。」十年前面對頑劣無禮的觀護所少年「阿川」,家立立基金會執行長吳方芳腦中出現這句話。從此她每周固定與阿川吃麵、承受他的惡言,只為拉回他的心;某天阿川遲到,看見苦等他一小時的吳方芳,才終於崩潰泣訴:「從沒有人等過我。」
吳方芳的關愛,慢慢縫補一名觀護所少年的破碎生命,也在去年開啟家立立基金會「陪吃一碗麵」的特殊服務。
「這輩子聽過最難聽的話,都在那一年半領教過了。」吳方芳表示,當年受少年法庭法官請託,幫忙輔導觀護所少年,決定:「先把最難搞的帶來。」第一次與阿川會面時,對方大剌剌地躺在沙發上、抖著腳,囂張地要啤酒喝。
吳方芳當時想放棄,但心念一轉說:「我們每周固定吃一碗麵吧,我只等你二十分鐘,我請客,不能超過一百五十元,超過你自付,我生日你請。」阿川從未缺席、遲到,但總是極盡所能以言語羞辱她,還曾因超支不付費大鬧麵店。
某天阿川因車壞遲到一小時,見吳方芳還在等他,崩潰衝出麵店痛哭,不停泣訴「從沒有人等過我」。兩人的吃麵時光因此變得不一樣;阿川願意訴說心底的不快,遇到困難也願正向解決。
「一個恆定關愛的對象給予陪伴,對生命破碎的人太重要了。」吳方芳有此體悟後,曾一周固定陪九名「一般人眼中的壞男孩」吃麵,吃到走過麵店都反胃。但她說,這項陪伴服務讓她看見自己的極限與軟弱,倒像是她被少年陪伴著。
陪伴服務獲認同,去年家立立基金會正式推動「陪吃一碗麵」,目前有七名義工,包括吳方芳的丈夫、「東基公益」總執行長呂信雄,及多位東基醫師、基金會同事、退休人員等。
呂信雄曾因頻頻幫認輔少年夾菜,讓對方感動到衝進廁所哭;還有醫師忙得不可開交,卻堅持陪少年吃麵、打球。但也有許多令人傷心的例子,有的義工總被放鴿子,有的發現少年又染毒癮。吳方芳說:「但還沒有人放棄,因為這些少年都有令人心疼的過去。」
七月尼伯特颱風重創家立立基金會,幾名曾被陪伴吃麵的少年結伴到基金會探望,反回頭安慰吳方芳等人。吳方芳感動說:「這些就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