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四十八歲張姓男子,因為經常加班,晚餐通常在八點以後,且喜歡吃飯配湯,飯後再泡杯茶或喝杯咖啡紓壓,睡前偶爾吃點零嘴解饞,不料這樣的生活習慣,竟讓食道「逆」來順受;因無明顯自覺症狀,未能及時改善不良的飲食習慣,合併食道裂孔疝氣,讓「逆流性食道炎」於五年內從A級加劇為C級。
國內知名健檢業者分析民國九十五年到一○四年數據,發現逆流性食道炎患者十年內攀升近三成;進一步分析一○二年到一○四年一萬五千八百四十四名健檢民眾發現,平均每四人就一人處在逆流性食道炎風險中,其中超過八成患者為男性,男性罹患風險為女性的二點六倍。
聯安診所院長鄭乃源表示,以往胃食道逆流為歐洲國家多於亞洲國家,但分析國際醫學文獻,發現台灣逆流性食道炎盛行率超過一成五,已趕上歐洲先進國家腳步,居亞洲之冠。
「逆流性食道炎」好發於男性、中壯年、抽菸喝酒、肥胖者四大族群,鄭乃源分析,男性罹患風險是女性的二點六倍、近八成患者為三十至五十九歲的中壯年、六成五以上有抽菸與飲酒習慣、BMI值大於或等於二十四的肥胖者,罹患風險高於正常者一點四倍。
鄭乃源說,胃食道逆流依黏膜受損輕重程度分為ABCD四等級,A型最輕微,此次分析數據以A級最多、超過六成。進一步分析發現,六成以上患者都無明顯症狀,甚至最嚴重的D級也有七成五的人「無自覺症狀」,容易輕忽疾病風險。
患者飲食 宜乾溼分離
現代人工作忙碌,鄭乃源指出,如同上述患者張姓男子,個性溫和,在企業內負責繁重的資訊管理,壓力都往肚裡吞,雖然從不菸酒應酬,是同事眼中的「好好先生」,但持續累積的工作壓力,以及晚下班、晚餐太晚吃、又吃太多,加上愛喝含咖啡因飲料,都屬於「胃食道逆流」高危險因子。
鄭乃源提醒胃食道逆流者,飲食生活必需遵守兩項原則:一是採取溫和飲食,且乾溼分離,二是定期檢查抗發炎。尤其是男性較易輕忽身體的微小徵兆,預防或改善逆流性食道炎最重要是調整日常的飲食與生活型態,戒菸酒、少咖啡濃茶,維持正常體重;進食順序應掌握乾溼分離原則,先喝湯再吃固體食物,採取溫和飲食、少吃刺激性食物,每餐只吃七分飽,睡前三至四小時不進食。定期做無痛腸胃鏡檢查,改善飲食與生活型態,維持胃食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