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選舉 年輕本土派崛起

 |2016.09.06
1358觀看次
字級
本土派的朱凱迪獲得八萬四千多票,成為香港立法會選舉「地區直選」中最高票當選人,勝選後情緒激動。圖/路透
四日的選舉投票率達五成八,創香港主權回歸以來新高,當天直到晚上仍有許多選民排隊投票。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報導】香港立法會選舉四日在年輕世代高漲的反中與港獨氣氛中投票,投票率衝上香港主權一九九七年回歸以來的新高,達到五成八,顯示香港民眾愈來愈關心香港政治。

本屆立法會選舉選出七十席,「地區直選」及「功能組別」各占三十五席。「地區直選」由選區一人一票普選產生;「功能組別」中,三十席由職業代表選出、五席為直選產生的「超級區議會」議員。

本屆選舉主要由三大勢力競爭,一是親北京的「建制派」,二是傳統的「泛民派」,三是新興而比泛民派激進的「本土派」。

經過馬拉松式計票,地區直選結果昨天率先出爐;親中共的建制派得到十六席,比上屆少一席;泛民派連同本土派共十九席,較上屆多一席,加上功能組別席次,保有三分之一議席,對重大議案擁有否決權。

「占中」運動後,本土派崛起,為非建制派的陣營增加一席,且新面孔增多,受外界矚目;這顯示,對現狀不滿的年輕人更願意站出來維護公民權益。

傳統泛民席次受擠壓

然而,在這次選舉中,非建制派的政治版圖發生很大變化:在占中運動後才成立的一些本土派組織,首次參選即奪得六席;在建制派地方直選議席沒有大幅減少的情況下,他們是擠壓了傳統泛民派的席位,使泛民派本屆得十三席,較上屆少五席。

年輕人在本次選舉中出頭,無論是哪個陣營,都出現大規模世代交替。例如本土派的羅冠聰僅二十三歲、最高票的朱凱迪三十九歲;多名泛民派資深議員敗選,如工黨的李卓人、民主民生協進會的馮檢基。

投票時間是四日早上七時三十分到晚間十時三十分,有些投票所在投票時間截止前,仍有選民絡繹而至排隊,因此一直開放到昨天凌晨三時。

滿臉疲憊的候選人、民眾和記者,接著轉往香港國際機場旁亞洲國際博覽館的計票中心,加入本來已在該處聚集的民眾,等候結果。

香港選委會表示,合格選民三百八十萬人中,有百分之五十八投票,遠高於二○○八年的百分之四十五點二,也及比上屆二○一二年的百分之五十三增長。

分析家表示,投票率寫下新高,主因是民眾對政治不滿,拉高政治參與;加上大約二十位本土派候選人,為了與傳統泛民派區隔而極力拉高聲勢,助長選情。

香港政治氣氛大致從二○一四年的「占領中環運動」(又稱「雨傘革命」)開始明顯緊繃,北京未曾退讓,香港年輕世代愈來愈多人指斥北京扼殺異議與民權,香港政治從此激進化,抗議活動漸轉暴烈。

這次選舉是占中以來首次重要選舉,考驗民主陣營的團結,結果可能導致民主力量與北京出現新一波對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