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交流融合 創客向下扎根 兩岸青年比拚創意

 |2016.09.03
1168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近年來兩岸積極推廣創客教育,學生互訪實習、參與創業大賽,日前首屆京台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於北京舉行決賽,由北京團隊的「Poputar智慧吉他」、台灣團隊的「溫度調節膜專案」,獲得新創組和企業組的第一名。這場由北京台資企業協會、北京創業孵育協會共同主辦的比賽,特別邀請海協會會長陳德銘為獲獎選手頒獎。

在典禮上,陳德銘語重心長表示,當前形勢下,不應停止兩岸人民交流,還特別應加強青年的交流;大陸目前有多家「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和「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示範點」,歡迎台灣青年來大陸工作、創業,相信兩岸青年攜手,會在國際社會裡產生很大影響。

兩岸民間默默交流

事實上,兩岸青年交流脫離官方大張旗鼓對外宣告的階段,轉為民間默默交流。參與首屆京台青年創業大賽的參賽者黃彰國,來自台中,參賽前早與大陸朋友合作,從台灣引進可生吃的牛奶水果玉米栽種售賣。他認為,精緻農業在大陸有廣大市場,現已在北京成功試種玉米,未來還將推廣到上海、天津等地。

另一名台灣的大學生張淑媛,今年到福州參加第四屆海峽青年節,她說:「感覺在這裡創業變得容易,說不定我們會以兩岸合作的方式參與青年創業。」二十四歲的周詩婷去年和福建農林大學的學生一起參加「青春創想夢」創業公益團體策畫大賽,今年她把自己的文創作品帶到福州尋找合作廠商,「蠻受大陸青年的創業熱情鼓動的。」周詩婷坦率地說:「台灣競爭很大,大陸人口多,我們推出訂製服務的話應該有市場。」高雄應用科技大學研究生李民芳則是為學校科研團隊的鈦金屬器皿系列尋找大陸經銷商,他說:「大陸創業優惠多,市場前景很大。」

根據最新出台的《創業福州助推行動計畫(2016-2018)》,台灣青年創業項目最高可給予人民幣十五萬元補助。目前,福州十多個台青創業基地已吸引一百九十個台青創業項目入駐(含簽約),超過二百二十名台青在園區內創業就業實習。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大學生黃愷瑄立志從事動畫編導,他直言,「動畫發展的黃金時代在這裡,台灣動畫融入大陸產業,借勢發展才可能有更好出路。」

另外,今年由高雄青年創業育成中心獨資打造的兩岸青年眾創空間「台創星秀」,正式進駐福州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孵化中心,為福建引入近四十家在台灣青創企業,涵蓋文創、電商、服飾、食品等領域。

大陸實習數量增長

除創業大賽之外,每年舉辦的大學生實習也並未中止,台灣大學職業生涯中心執行長劉春梅說:「這兩年台灣各院校有意願到大陸實習的學生數量有所增長。」數據顯示,二○一五年至今,透過福州市人社部門牽線,已有台大、清大、成大等校七十五名學生到福州實習。

台大工商學系學生陳俐穎透過「兩岸百名博碩士福州社會實踐」活動,到福建樂活本道科技有限公司實習,她說:「大陸跨境電商和在線支付發展真快,我在這裡見到的台灣商品比在台灣本地還要多,我會考慮到福州從事跨境電商。」

在另一個工商活動發達的城市溫州,今年第一次舉辦「兩岸青年創客工作坊」活動,吸引了一百三十名兩岸青年創客的參與。其中,六十五名來自台灣師大、佛光、中原、文化、大同、台科大、大葉、屏東、台北商業大學、朝陽科技大學等校的青年學子,與大陸學生組隊,一起做創意發想。

在腦力激盪下,學生完成智能背包、智能眼鏡盒、智能寵物用品套裝、智能戒菸盒等十三件創意作品,備受好評。溫州台灣青年創業就業服務中心副主任台新民表示,隨著溫州創業創新環境逐步完善,目前已有一批來自台灣的青年成功創業,分布在幼教、文創、餐飲、媒體行銷、電子商務、裝飾設計等領域。

此外,東莞今年也趁著暑假舉辦莞台大學生夏令營,以創客競賽(創想+設計+製作)為主軸,由東莞華南設計院提供設計平台,由學員以筆墨創想,在創客實驗室原型加工,由老師指導操作3D列印設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