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佛光山 敬佩大師無私 李奇茂藝術護教

郭士榛 |2016.08.29
1814觀看次
字級
二○一六年四月間,我們夫婦前往佛光山禮佛,卻和星雲大師在電梯不期相遇,當時我和大師都坐輪椅,星雲大師開心地說:「你是李奇茂,我是李國深,現在兩個老李竟還可以做人間事。」圖/資料照片

二○一六年四月間,我們夫婦前往佛光山禮佛,卻和星雲大師在電梯不期相遇,當時我和大師都坐輪椅,星雲大師開心地說:「你是李奇茂,我是李國深,現在兩個老李竟還可以做人間事。」我聽了大師的話很感動,也很感慨,感動於大師真的將我夫婦放心中,是朋友才會直呼名號,感慨地是,一眨眼,星雲大師和我們已有一甲子情誼。

第一場佛化婚禮 接引入佛

談起我們與星雲大師結識的因緣,要推回到五十多年前的一場「佛化婚禮」。當年,我與張光正相戀,論及婚嫁。我的岳父疼愛女兒,為了要女婿謹守「一輩子互敬互愛、相知相惜」的承諾,安排我們在宜蘭雷音寺舉行婚禮,更邀請星雲大師福證。

太太張光正常說:「我心中一直感謝父母,因他們的引導而認識星雲大師,他的人間佛法指導我一條正確而平穩的人生之路,因而我常說一生中有兩位大師,一位是深藏內心崇敬的星雲大師,另一位則是每天陪我身旁的藝術大師李奇茂。」我這一生非常有福報,所以只要佛光山的事、星雲大師的事,我們夫婦都是心甘情願的做。

我們的婚禮中有段插曲,讓人記憶猶新,新郎、新娘互換「念珠」做信物,我記得大師將念珠交與我們手中時,雙手直發抖,後來問大師原由,大師說:「你們是第一次結婚,我也是第一次做證婚人,要在很多人面前致詞很緊張,怕說錯話。」

全力支持佛光山 廣邀捐畫

走過世界一百多個國家,認識的人也不少,但星雲大師是我見過的少數幾個具有大氣度的出家人,他深遠開闊的眼界無人能及。大師推廣人間佛教,從慈善、教育、文化、藝術等方面為佛教扎根。尤其他創建佛陀紀念館,使佛館成為宗教、學術、文化、藝術的重鎮,這是非常了不起的創舉。

星雲大師真正無私無我,將自己的生命都奉獻給大眾。像是他在全球各地創設二十五座美術館,是可以讓藝術家發揮的空間,可是這二十五間美術館的管理和經營都不容易,所以我也不怕辛勞,除自己捐畫外,也力邀全球藝術家捐畫,只希望增加佛光山的文化寶庫,豐富藝術文化的內涵,除了讓國人了解自己的文化外,也期望佛光山的文化寶藏,成為全球人的精神寶庫。

「李奇茂在兩岸也有屬自己的美術館,像是安徽、山東、廣東、金門、台灣共有七個美術館。」我內心早就認定我個人美術館也是屬佛光山的美術館,凡需要隨時可用,不需徵得任何人同意。

學習大師慈悲心 以愛度眾

星雲大師更是兩岸最負盛名慈悲的佛教上人,為了作育天下英才,推廣佛教慈悲無私的人間佛法,在南京大學捐建星雲樓,以作為推廣人間佛教及藝術的教育基地。

而我也在星雲樓成立李奇茂美術館,除展自己畫作數十幅外,也展出兩岸畫家作品四百幅。我追尋著大師的精神,用「愛」心服務大眾。一份心意、一個承諾,是我們夫婦和星雲大師彼此相知相惜的情誼。

創建佛陀館時,為籌募經費,星雲大師將張大千送他的三十六尺畫作〈張大千一花一世界白荷花〉義賣,當時有一台南來的老太太叫價六千萬,後又抬價至一億,當時遠東關係企業及元智大學創辦人徐有庠坐我旁邊,我鼓勵他出價一億二千元,標得此畫。

那時我心想,若是台南老太太買得此畫,可能會流傳至民間,下落不明,徐有庠買下定會好好保存。前段時間大師曾寫篇文章〈失去一花一世界,擁有佛陀館〉,我能理解大師心中夢想,我要做個圓夢之人,現正苦思方法,但願能讓大師歡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