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庭發表新書 大師盼兩岸和平

人間社記者妙普、劉洋宜興報導 |2016.08.26
1325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妙普、劉洋宜興報導】適逢星雲大師九十華誕,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二十四日在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舉辦「中華傳統文化交流暨《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新書發布會」,有出版社、學者、企業、媒體等各界嘉賓四百多人出席活動。嘉賓共同傾注「妙吉祥」法水,寓意法水長流五大洲。

各界推崇 回響好評不斷

宜興市市委書記沈建表示,宜興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是歷代佛教文化的重鎮。星雲大師弘揚人間佛教,宜興大覺寺現今是人間佛教的傳承重鎮。歡迎大家走進宜興,同心協力共創美好未來。

宗教文化出版社總編輯史原朋表示,星雲大師出家幾十年,他在世界各地創建道場,興辦教育、廣行慈善、利益社會。他所宣導的人間佛教和趙樸初的佛教理念遙相呼應。

人民出版社常務副社長任超認為,佛教文化綿延兩千年,已成為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師弘揚人間佛教,回歸對真善美的追尋,是本土佛教在當下的最好詮釋。《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是經典之作,將在中國文化出版史留下不朽的里程碑。

原國家宗教局局長葉小文提到,習近平書記會見連戰一行時,他握著大師的手說:「星雲師父,我看了您的書。」大師也握著習主席的手說:「習主席,我看見您的夢了。」夢想的力量叫做有佛法就有辦法,佛陀本懷今又現,人間佛教到人間。

復興文化 佛教不可缺席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榮譽總會長吳伯雄,以佛光山子弟的身分參加此次活動,他提到自己追隨大師四、五十年,全家四代都是佛光人。大師念茲在茲就是兩岸和平,習近平也曾說兩岸間最重要的就是心靈的契合,他相信人間佛教有助於共同推動兩岸和平。

星雲大師談到自己與祖庭的因緣,在困苦的時代,受到當地信徒的愛護,為了報恩因而回來重建祖庭。關於此書,他指出,中華文化復興,佛教不可以缺席,所以在老邁之年口述這本書。他一生遵循著佛陀的教法,促進佛教團結,推動佛教人間化、現代化、藝文化、大眾化不遺餘力,對人間三好、四給、五和、六度萬行一生奉行,希望此書能對國家社會有所貢獻。

與會嘉賓除前述五位,另有江蘇省政協主席張連珍、原文化部副部長趙少華、國家新聞廣電出版總局資訊中心副主任柯尊金、國台辦聯絡局副局長李勇、江蘇省台辦主任楊峰、南京博物院院長龔良、中央文史研究館教授田青、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張安勝、同濟大學副校長方守恩、浙江大學副校長羅衛東、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張安勝、上海師範大學副校長葛衛華、揚州大學副校長陳國宏、蘇州博物館館長陳瑞近、廣東省文史研究館副館長麥淑萍、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賴永海等人出席。

《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由人民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共同出版。星雲大師口述、弟子筆錄,分為六章、約十四萬字,全面記錄了星雲大師對佛教古今、未來的看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