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改變農村面貌 蘇寧出動員工 回到家鄉直營

 |2016.08.27
612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除了阿里巴巴,各大電商巨頭也正以每年數以千計的速度,拓展建設鄉鎮電商服務站,根據大陸官方數據顯示,二○一五年農村地區網購交易額已達人民幣三千五百三十億元,同比增長百分之九十六,農產品網路零售額達人民幣一千五百零五億元,新增網路店家達一百一十八萬家。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表示,「十年後農村電商將徹底改變中國鄉村的面貌,變得無所不在。」

據了解,蘇寧電商透過地方實體直營店、加盟商和線上地方特色館,搭建農產品的「上行」通路,如此一來,居住在城裡的人可以品嘗到各地特產,農產品也有了更為廣闊的銷售途徑。目前其他電商也試圖從「農產品進城」中分一杯羹,而這樣的企業戰略也為鄉鎮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像是今年四月,藉助蘇寧大聚惠等特色營銷平台,六百萬斤來自山東、陝西、甘肅等地滯銷的蘋果三天就銷售一空,阿里巴巴農村淘寶曾在十一個小時內賣掉十八萬斤的洛川蘋果。

蘇寧雲商集團農村電商中心總經理助理蔣濤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蘇寧動員約一萬名員工回家鄉的直營店工作,「員工回鄉收入可觀,還可以照顧家人。蘇寧的銷售、納稅、就業、服務均在當地,最終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魯娟是因電商致富的最佳範例,她是江蘇南京某縣級區一家蘇寧直營店的店長。她說,藉助蘇寧的電商平台,她的店每年的銷售額幾乎超過人民幣一千萬元,她個人的收入也明顯高於同鄉,「我每月平均下來有六、七千(人民幣),而浦口這裡的平均水平也就兩三千。」

另一位加入農村淘寶的李振華,四年前大學畢業後在北京一家外企工作,月薪超過人民幣上萬元。二○一五年年底,李振華辭職回村開網路商店,一台電腦、一排貨架就是李振華的全部家當,小到茶葉、洗髮乳,大到冰箱、汽車等他都賣。最近李振華的工作重心轉移到農資、農具,努力研究什麼樣的種子適應當地土壤、哪裡生產的化肥質優價廉。

內蒙古經濟學家蓋志毅表示,在互聯網時代,城鄉差距不僅體現在收入、醫療、教育上,但電子商務引進農村加快縮小城鄉差距,對農村地區的文化改造、觀念改造非常明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