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林炳輝只是單純想離開辦公室,到山中過生活,沒想到食養山房這個最初與同好分享自己山居體驗的據點,竟因獨樹一幟的空間美感,形成一股熱烈的風潮……。
天氣暖和了起來,愈往陽明山深處走去,陽光愈是清亮灑灑。非假日往冷水坑的路上一路順暢,抵達此行的目的地—食養山房松園。進入園內,每行轉一個角落,眼中的山林、屋舍、池塘、山澗……天景人工彷彿融合成一幅水墨園林,如夢似幻,而隨處在空間中可見的「靜」,正表達了創辦人林炳輝的視覺美學與生活態度。
「山中的、外在的能量無庸置疑很多,但其實每個人的眼睛、皮膚,甚至所有的感覺都在呼吸,反而可以深化到精神層面,就是一種內心的覺知。」就像呼吸一樣,當一個人內心感受越深的時候,精神越充足,尤其「當你來到這麼美的環境,卻想著自己的心事,都無法感受的時候,就沒有辦法跟環境互動、對話,更無法產生能量。」
他也認為,每一個人都能在生活中敏銳覺知,不一定非到大自然不可,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從整理自我的環境做起,「如果你的家也像辦公室,回來只是為了睡覺、洗澡,當然完全沒有感覺;反之,無論視覺、聽覺、嗅覺,都能帶來新的感受,產生互動。」慢慢的,即使一瓶小花、一本書、一幅畫……當你能夠體會到它的歲月、質感,甚至產生了與創作者心靈上的互動,就會覺得快樂。
「很多有元氣的東西就在周遭,但一般人往往視而不見。」所以他最鼓勵大家勤於佈置心靈空間,不斷開展覺知,補充生命的氧份,讓自己「創造一個內心的國家公園」。
林炳輝常告訴朋友,下次,若有機會到食養山房用餐,在飽饗味覺之後,別急著離開,試著把五感敞開,與空間來一場心靈的對話,並試著感受主人意欲傳達的,另一種深刻的人生體悟。
「我的精神世界影響了空間,而我做出來的空間又會影響我,彼此一直交換、變換能量,裡外二者,亦師亦友。這好像一個跟自己的遊戲,一直在滾動,成為一個圓之後,就會很順的繼續滾下去。」住在山上,一早醒來,感受到戶外空氣的純粹、乾淨度,還散發出一種令人快樂的香氣,之後,到溪邊散步。溪邊的茶室,是他每天吸收能量的地方,那裡有一口泉水特別乾淨,他會先向泉水祈禱,再提一壺上來煮茶。不管天氣好還是不好,早晨的光景讓整天都變得非常美。
「如果心靈在平常關起來,要用的時候才打開,那就太功能性了。」所以,林炳輝平常保持好心情,即使在打掃、插花,聽音樂的時候,欣賞到其中的成就感時,眼睛為之一亮,就打開了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