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瑜蒐集不同品種開發出二千四百種金針花。圖/黃宏璣
王順瑜蒐集不同品種開發出二千四百種金針花。圖/黃宏璣
【本報南投訊】台東太麻里滿山遍野金針花,鋪就如詩如畫美景實在令人陶醉。現在,賞金針花除了台東還有新選擇,日月潭畔頭社活盆地的金針花田進入盛花期,金黃色花海把翠綠田野點綴得美極了。
金針花田主人王順瑜開發出二千四百種金針花新品種,黃、白、紫、粉紅或深紅等花朵,朵朵碩大,歐洲農民也跨海來買品種權,預計明年量產二百種,打造台灣金針花田產業,農委會也稱讚「是農業創新典範」。
屏科大獸醫系畢業的王順瑜,原在中山大學讀研究所,九二一大地震後放棄學業,返鄉經營農特產貿易幫忙父親,見歐美農產藉開發新品種取得品種權授權或自產自銷獲利,也自己開農場;金針花因大陸低價傾銷利潤低,但他看出金針花的價值,自行摸索培育,八年前採擷金針花嫩梗做「金針筍」打進雲品飯店,走出只賣花的格局。
他從頭學習金針花品種培育,從寒帶的俄羅斯至加拿大、亞熱帶的德國與荷蘭與熱帶的印尼等國,蒐集逾千種金針花,四年前在中興大學園藝系教授朱建鏞技術指導下,研發漸入佳境。
「歐洲研發的新種金針花,花色美但不能吃,我的新品種金針花都可以食用」,王順瑜指著一款黃金香水金針花說,除了觀賞,還可做生菜沙拉,最近剛銷往歐洲;目前已銷歐洲三百萬株新品種種苗、十四種品種權,以每一品種權價格十萬元計算,利潤比以往一斤數百元的金針花多百倍。
「我走遍歐美各國,覺荷蘭農業厲害就是研發新品種找到利基,金針花大家以為很廉價沒價值,我就做品種開發做特色。」如今他的金針花研發開花要結果了,隨著年底農委會金針花品種權認證出爐,他將逐一申請品種權再授權。
他今年已試著把新品種交叉種在現有金針花田,讓金黃色花海間穿插粉紅與黃色,白色,紫色等金針花接替開花,明年大量栽種要讓活盆池毗美荷蘭鬱金香花園,日本北海道薰衣草園美麗景觀,預估將帶動超逾現在每年十萬遊客賞金針花觀光潮,周邊提供農家銷售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