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林
近期,手機社群軟體不斷有人轉傳:「注意!『這種蟲子』千萬不能碰,只要碰一下,你的手就會……太可怕了,快點轉發出去!」的警告,再配上蟲子的照片和一隻布滿蜂窩孔傷口的手掌對照圖,畫面十分嚇人。
但根據生物研究人員的解析,這根本就是一則「假新聞」,因為圖左名為「負子蟲」的昆蟲,並不會一碰觸就釋出毒液或刺針,甚至牠和右圖的蜂窩手一點關聯也沒有。
生物研究人員說明指出,左圖的昆蟲叫負子蟲,看起來造型很可怕,似乎頗具攻擊性,但實際上,「負子蟲」顧名思義,是少數由爸爸負責照顧小孩的昆蟲,會把所有的卵背在身上,換言之,其背上一顆一顆排列整齊的物質,就是牠的後代,而負子蟲為求孩子平安孵化,會到處閃避天敵的襲擊,完全是昆蟲界的好爸爸典範。
負子蟲不但傾其所能護佑子女,也堪稱是對人類有益的好蟲,在台灣登革熱爆發期間,負子蟲能幫上很大的忙!因為負子蟲是生活在水裡的肉食性昆蟲,可以消滅在水中生長的孑孓(蚊子的幼蟲),從源頭減緩登革熱疫情,甚至動物園還會請負子蟲大軍來幫忙消滅園內猖獗的蚊子!
至於負子蟲和那隻恐怖的手之間有所關聯嗎?原來那個恐怖的蜂窩孔手掌,是特殊化妝所營造出來的視覺效果,卻不知怎麼地,被拿來與負子蟲做結合了!
所以千萬別再誤會負子蟲了,一方面牠是在台灣十分常見的益蟲,並非如網路流言所述「是生長於泰國、緬甸一帶的毒物」;再者,碰觸到這種蟲的人也不會「疼痛到欲死的地步」或「手掌出現一堆密密麻麻的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