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 重現經濟曙光的關鍵

文/朱玉昌(資深出版人) |2016.08.21
1402觀看次
字級
羅伯.席勒。圖/Michael Marsland
喬治.艾克羅夫。圖/Peg Skorpinski
《動物本能: 重振全球榮景的經濟新思維》 作者: 喬治.艾克羅夫(George A. Akerlof) 羅伯.席勒(Robert J. Shiller) 譯者:李芳齡

文/朱玉昌(資深出版人)
一個國家採取擴張性政策激勵經濟增長時,如果企業仍有踟躕保留,百姓不願放心消費,那麼銀行很難放款出去,結果經濟還是難有起色,面對這種困境,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喬治.艾克羅夫與羅伯.席勒在《動物本能》一書中,分析出「信心」、「公平」、「貪腐與蒙蔽誤導」、「貨幣幻覺」、「故事」五種影響經濟曙光展現的非理性「動物本能」。

首先,古典經濟學雖把「信心」視作經過理性分析後,對未來所作出的一種期望值。但信心往往是種不需理性分析的莫名直覺,當相信某個人或某件事時,非理性的信任感是超越理性的。

其次,為了「公平」去伸張不公平待遇而對簿公堂,只要公平得以實現,哪怕傾家蕩產在所不惜,這種脫離理性經濟層次的損人不利己行為,有時可達到嚇阻及防制效法自私行為者或自私行為再度發生,乍看非理性,但確實有改善的效用。

第三,古典經濟學主張,每個人如果能不受干擾地追求最大利益時,便能為總體經濟帶來最大利益。但動物本能驅使經濟動機向短視近利靠攏,當市場是由非理性個人所組成,本該追求個人最佳利益,將轉變成「自以為」的最大利益,為了賺錢,賣方在提供真正所需的東西時,也會供應「自以為」需要的東西給買方,為了讓東西順利銷售,會使用「資訊壟斷」及「資訊不對稱」等手段來引誘人付錢購買。

此外,寬鬆制度也常誘發人們從事「貪腐與蒙蔽誤導」行為,例如推出各種金融衍生性商品,利用政府金融管理鬆綁制度,走違法邊緣行徑而不會受到制裁,從而提供更多貪腐與蒙蔽誤導漏洞的機會,以致形成財富效應、黑金效應或股市泡沫化的元兇。

第四,無論古典經濟學或凱因斯爭論的「貨幣幻覺」存在與否,論點皆過偏頗,人們實際擁有部分的貨幣幻覺,但人們常會忽略通貨膨脹問題,只單純從貨幣數字來計算貨幣價值,而非從實質購買力來衡量貨幣價值。當投資人只從名目報酬率來估算投資報酬率時,一遇上經濟泡沫,因「財富效應」關係,很容易高估資產增加比例,而投入更多資本在市場中,促使投機泡沫的擴大。反之,經濟不景氣或通貨緊縮時,也會高估資產縮水程度,而不願從事投資活動,使不景氣更加嚴重。

最後,把諸多看似相關的瑣碎事務串聯成一個動人的完整故事,因人們相對喜歡藉由故事來幫助其記憶或理解事物,進而強化執行的動力。前四種本能「信心」、「公平」、「貪腐與蒙蔽誤導」、「貨幣幻覺」就正在以故事包裝方式迷惑著我們。

值得注意的是,放任「動物本能」去自由操作市場,終將無濟於事,還必須配合政府有效管控,才能讓振興經濟之路發揮出真正的功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