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魚流浪30年 與台博館續情緣

 |2016.08.21
1747觀看次
字級
國立台灣博物館昨天舉行一百零八周年館慶,展出素有「美人魚」之稱的儒艮標本。圖/林澔一

【本報台北訊】國立台灣博物館今年一百零八歲,昨天館慶日上,首度發表多件原藏於民間的「隱藏寶物」,其中包括歷經三十年「流浪」,兩年前才與台博館再續情緣的「美人魚」儒艮。

隱藏版寶物總計兩千多件,包括張朝目及金淼寫真館提供的玻璃版底片、儒艮、魯凱族琉璃珠刺繡背心、台灣原住民人偶、三峽文石等。

素有「美人魚」之稱的儒艮,屬海洋哺乳類海牛目,主要是雌海牛目動物的乳頭位在腋下,為讓幼仔能呼吸,哺乳時會將上半身浮出水面上,很像人類哺乳時抱著嬰兒的樣子,船上水手遠看這般情境,誤以為母親在餵奶,才有「美人魚」的傳說。

儒艮目前為易危物種,曾於民國二十年在屏東縣恆春鎮被捕獲,從此就再也沒人發現。直到民國七十五年十蔡茂雄在屏東的小琉球海邊發現擱淺死亡的雄性儒艮,為製成標本曾請教旅經當地的台博館研究人員林俊聰。後來蔡茂雄將標本捐與奇美博物館,但奇美因保存環境及典藏等因素,兩年前又將其轉介台博館。

林俊聰承接此案時驚覺,這隻美人魚正是三十年前由他指導製作的標本,輾轉多年竟在博物館重逢,再續前緣。林俊聰回憶,當時接到奇美的電話,只覺得儒艮非常稀有,一定要接收過來,於是立刻「殺」到台南,把儒艮搬回來,沒想到居然就是當年那一隻,「流浪多年,終於回來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