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內最新研究發現,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感染結核病後發病風險高,相較沒有糖尿病的人多出一倍。研究具防疫價值,刊登在國際學術期刊上,衛福部疾管署也將此納入防治結核病參考,逐步擴大糖尿病高風險群的預防與治療。
研究團隊由疾管署、台大公衛學院組成,對超過十二萬合併糖尿病與非糖尿病的民眾,進行五年的世代追蹤,發現追蹤初始血糖控制不佳(空腹血糖大於一百三十mg/dL)的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人結核病風險增加一倍;但若血糖控制好的患者,結核病風險與非糖尿病的民眾相近。
疾管署防疫醫師李品慧指出,血糖控制不佳或血糖偏高時,會影響患者免疫系統,使得抵抗力變弱,較易受到結核病細菌的侵犯,誘發出症狀;若曾經感染結核病的人卻未發病,也較易被誘發出慢性咳嗽、咳血等症狀。
根據疾管署統計,台灣每年約新增通報確診結核病患者一萬一千人、約六百人死亡,死亡人數是所有法定傳染病之冠。李品慧說,尤其每五名結核病人中就有一名糖尿病患,呼籲患者積極控糖,如出現咳嗽超過二周的症狀,應盡快就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