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刺尾鯛(多莉)。圖/屏東海生館
文/蘇林 圖/屏東海生館
今年夏天,因知名卡通公司推出動畫《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使得國人對劇中的主角「多莉」搜尋度大增,全台各地海生館、海洋館也趁機教育民眾,認識這款在珊瑚礁海域中常見的「擬刺尾鯛」。
十三年前,動畫《海底總動員》使得小丑魚「尼莫」成為觀眾耳熟能詳的海洋好朋友,睽違多年後,迪士尼.皮克斯推出續集電影,而此次主角換成可愛的「多莉」,也再度掀起民眾「追星」的熱潮,極欲認識牠是什麼魚種,各地海生館順勢推出「尋找多莉」的活動,邀請民眾一起來尋找真實的海洋明星。
「多莉」學名為擬刺尾鯛,體表披有鮮藍色的豔麗色彩,搭配胸鰭中央至尾柄有一黑帶和鮮黃色的尾鰭,是極具特色吸睛的珊瑚礁魚類!民眾到海生館尋找到牠時,仔細觀察可以發現牠的尾柄左右兩側有「銳利硬棘」,是遇到敵人時最佳的防禦武器。
真實的場景中,可愛的尖嘴外形多莉,最愛用尖嘴以啄、啃或刮食的方式啄食高麗菜飽餐一頓!因為多莉和同類的珊瑚礁魚類,食性皆為雜食性或藻食性,飼育人員除了餵食魚塊、南極蝦等餌料,還會依照不同的需求提供藻類,以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及植物性纖維。若因季節性因素,無法取得大量藻類,則會在池中吊掛高麗菜等新鮮蔬菜,來取代藻類。
動物小百科
擬刺尾鯛,屬於刺尾鯛科,亦有藍倒吊、剝皮魚、藍藻魚、Dory (多莉)等俗名,主要棲息於面海且有潮流經過的礁區平台,棲息深度在二至四十公尺左右海中。成魚通常會聚集於離海底一至二公尺高的水層,稚魚或幼魚則聚集在珊瑚的枝芽附近。主要以浮游動物為食。台灣分布於南部、綠島及蘭嶼等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