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浙江省中部的義烏,是一個由金華市管轄的縣級市,這裡既無良田,也沒有濱海之利,改革開放後,從三線小城市晉升為「世界工廠」和「世界最大小商品批發市場」所在地,當地舉行的小商品博覽會是中國大陸第三大貿易類展會。圖/中新社
浙江義烏國際郵件互換局啟用,讓義烏的出境郵件直接運送至杭州、上海等航空口岸出口,節省運送時間。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位於浙江省中部的義烏,是一個由金華市管轄的縣級市,這裡既無良田,也沒有濱海之利,改革開放後,從三線小城市晉升為「世界工廠」和「世界最大小商品批發市場」所在地,當地舉行的小商品博覽會是中國大陸第三大貿易類展會。每年到義烏採購的境外客商近五十萬人次,有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一萬三千名境外客商常駐義烏,商品出口到世界二百一十九個國家和地區。
進口電商深具潛力
中新社報導,二○一○年綜合競爭力位居浙江省第三名的義烏,積極搶攻進口商品市場,因為根據統計,大陸每年有一億人次到海外採購、代購商品,海外的平均消費金額為人民幣一萬五千元,大約新台幣七萬一千元以上,義烏市的商務局長王碧榮表示,需求巨大,是進口電商發展的潛在機遇。
他認為,如果能把世界最好的品牌、設計商品集中在義烏銷售,就能刺激當地廠家創新設計、提升品質,製造價值更高的商品,活絡當地貿易生態,擴大市場經濟規模,同時推動供給側改革。
王碧榮說,今年年底以前,還要完成與全球百強品牌包括阿里巴巴、DHL、京東商城、郵政公司等戰略合作簽約,籌備開設「京東.中國特產.義烏館」,並積極吸引深圳等地的億元以上跨境大賣家,也幫助更多的小商品走出去。
近年來,義烏與台灣的經貿交流也日趨密切,目前在義烏的台商企業和貿易機構達三百多家,每年往來義烏採購、經商、探親、訪友的台商有三萬多人次,常住義烏台商一千多人。二○一五年,義烏對台貿易三點一億美元。
網店業績當作成績
為了電商發展,義烏積極培養電商人才,王碧榮指出,從去年開始,義烏投入大量資金,培育當地的進口跨境電商人才,預計以每年三萬人,持續三至四年,完成「十萬進口人才培育計畫」;同時,還將策畫、提升義烏青岩劉村電子商務發展,打造成為「中國網創第一村」。
義烏市政府近年大力推廣跨境電商人才的重點培育基地,就設在義烏工商創業學院,這所學校從技術學院改制而來,二○○八年起開設三年制的「電子商務創業班」。今年剛要升大學三年級的逢甲大學學生謝沅臻,這個暑假到當地參加「義烏網店創業營」,經過兩周研習後,她決定放棄逢甲的學業,九月初要到義烏工商學院就讀一年級。
謝沅臻說,她的興趣就是在網上賣美妝品,常遇到生意上的困擾卻沒人能幫忙。此次她和哥哥謝秉亨結伴來參加研習營,確定這裡課程內容和學校環境就是她所想要的,於是決定重讀大學,因為「這裡能在創業問題上給出很專業的意見」。
創業學院首任院長朱華兵說,當初開設這個創業學程,主要是發現大部分的學生對理論性的課程不感興趣,加上電子商務的興起,義烏又是全球最大小商品批發市場,不少學生玩起自營淘寶店,不如開設課程吸引學生。
據了解,這所學校目前約有九千多名學生,課程分類仔細,共分「電子商務創業班」、「講師培養班」、「電商網路模特班」等二十九個專業,約有四分之一學生在校創業,其中百分之十五的學生畢業時,年收入已破人民幣千萬元。
義烏工商學院二年級學生懷恩豪表示,學校以「創業」取代「就業」,網店的「業績」等於「成績」,大部分同學都以月收入上萬元(折合新台幣五萬元)為目標,班上已有三分之一的同學達成。做得好的,月收入人民幣十萬元(約新台幣四十七萬五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