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國義烏進口商品博覽會開幕,吸引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60家企業(組織)抱團參展。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在浙江義烏這座小城裡有一座「城中之城」,營業面積超過五百五十萬平方公尺,是世界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名為「義烏國際商貿城」,每天中外客商絡繹不絕在此挑選滿目琳琅的小商品,據統計數字顯示,每年境外採購客商規模將近五十萬人次。
劉軍明是其中之一,接受中新社採訪時,他剛接待完一位中東客商,便開始忙著訂單發貨,他說:「這兩天都有發往伊拉克和埃及的衛浴訂單,我們在中東的市場已占到整個外貿銷售的百分之三十五。」報導中說,近來義烏對中東和埃及的出超一百一十八億美元,占該市總出口額的近四成,中東已然成為義烏小商品出口的主要目的地,正所謂「小商品換來大經濟」。
中東商人紮根義烏
隨著義烏小商品在中東熱銷,愈來愈多的中東商人也在義烏扎根。五十一歲的義烏埃及商會會長薩米爾在十五年前就到中國大陸從事外貿生意。他說自己一年有九成五的時間都待在義烏,這裡等於是他的第二個家。
據官方統計,義烏目前共有一百多個國家、一萬三千多名境外客商常駐義烏。其中,像薩米爾這樣的中東商人超過三成。他們設立超過二百一十家外資企業、結交中國朋友、展示異域風情,用自己的方式與義烏合作。
薩米爾說,他之所以留在義烏,主要是他可以根據中東市場的不同需求、風俗,提供不同價位,甚至做到專門定製產品,而便利的貿易政策和平等的貿易環境也是他所看重的。薩米爾期待中國大陸實施「一帶一路」戰略,讓他看見了未來的外貿前景。
浙江星寶傘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吉英則是多年與中東生意往來的在地人。她於一九九八年到義烏,本來只想做傘業內銷生意,結果連續接到來自中東地區的訂單,促使她將事業重心從內銷轉外貿。為此,她還特別去報名了補習班的英語課和阿拉伯語課。張吉英說,現在遇到最多的依然是中東客商,發往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伊朗等地的貨量依然很大,中東市場非常穩定。
據了解,目前義烏出口前十國家名單中,伊拉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伊朗、埃及、沙烏地阿拉伯就占了五席。從出口商品分類看,服裝及附件、餐具、鞋帽傘三類商品,最受中東市場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