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微塵 和光同塵攝影 文與圖/馮君藍 |2016.08.07 語音朗讀 184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十數年前,當我定意追隨基督,追隨家父的腳蹤獻身學習成為一名傳道人;聖經裡的人物已然成為我最親密的朋友甚至是家人。藉著他們跌宕起伏的生命訴說,與我一次又一次的對話。 圖/馮君藍 月夜─牧童大衛 圖/馮君藍 祭壇 圖/馮君藍 文與圖/馮君藍 十數年前,當我定意追隨基督,追隨家父的腳蹤獻身學習成為一名傳道人;聖經裡的人物已然成為我最親密的朋友甚至是家人。藉著他們跌宕起伏的生命訴說,與我一次又一次的對話。 我之所以從事拍照有許多因緣,可能源自家父喜歡以拍照記錄生活點滴的嗜好。雖然家境連小康都稱不上,但早在一九六○年代,我家兄妹每人卻都擁有屬於自己的專屬相簿,而且還是包布硬殼精裝,黑色硬紙的「豪華款」,裡面貼滿了我們從還在媽媽肚子裡,及至出生、成長各階段的照片,足以證明情感不外露的父親對兒女細心的愛。我之所以拍照,也因為生性害羞內向,而想藉由拍照的活動,強迫自己走出去,放眼大千世界中。此外,也因為在可能性與自由度多得令人膽顫心驚的現代藝術中,攝影侷限性的本質反倒令我心裡踏實。 在〈光照微塵〉系列作品中,我企圖借助多為身邊弟兄姐妹的身影來反映基督信仰的人觀、世界觀,卻無意於重現聖經的歷史場景;一則是知道自己辦不到,一則是希望在聖經與我自身所屬的文化脈絡之間,與現實中殊異的個體之間,營造出一種耐人尋味的關聯性,不想淪於單向的說教,而期許觀看照片的人,在有限的暗示下,做出自身的努力。 〈光照微塵〉是一個猶在進行中的攝影計畫,眼下已經完成了一百多幅。雖然覺得自己做得不好,但如果上主允許,我希望可以拍攝至少三百幅。對於一個業餘攝影者,這始終是不容易的,我經常惴惴不安,即覺得自己沒能全心照顧好教會內的弟兄姐妹,也沒能對從神那裡領受的文化使命全力以赴,在哪一方面都只是個半吊子。但由於我對這兩者都難以割捨,也只好接受這個令自己尷尬的、不能免除遺憾的現實。 前一篇文章 素人攝影 大武山下的 東港風情 下一篇文章 展│覽│訊│息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3榮譽勳章博物館 訴說得主英勇故事2025.05.0804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5社論--關稅談判須公開透明2025.05.0806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07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8社論--大罷免、大讓步、大對抗2025.05.0909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10【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手機開麥拉】影子的樣貌【光影魔術師】馬祖藍眼淚 魔幻神祕光【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手機開麥拉】培養攝影眼【紀實攝影】三山農場 花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