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台商史慶章是另一個台商變身農民的例子。他和林懷一樣,投入農業前在大陸創業已超過二十年,他一開始從事有色金屬產業,資產超過億元,在機緣巧合下投入農業。
中新社記者專訪史慶章,他說:「起初是抱著度假心態在欽州買了一棟房子,後來發現這裡的土壤和氣候很適合發展農業。」二○一一年,對農業一無所知的史慶章,大膽入駐廣西欽州台灣農民產業園,投資人民幣一億元,希望打造一個集觀光、娛樂、種植、水果合作社、果蔬深加工等產銷一體化的生態農業園。
事實上,隨著中國與東協合作日趨緊密,大陸啟動「一帶一路」戰略,擁有獨特地緣的欽州市,就成為台商投資的新熱門地點。據欽州官方介紹,近年來,欽州與台灣的合作,已從工業產業、港行物流逐步拓展至農業綜合開發、新興服務業等。截至二○一五年八月,台灣在欽州投資的企業累計三十六家。
在史慶章精心打造的生態旅遊農場裡,房舍統一採用台灣民宿風格;種了台灣鳳梨、香水檸檬、台灣櫻花、泰國花旗木等數十種熱帶水果及珍貴苗木;雞、鴨、孔雀等能自由來去,陸媒記者形容「一派田園詩畫景象」。
史慶章用豐富的再生資源管理經驗及資金,為當地農民提供種植所需種植、技術設備,並將台灣現代農業轉移至當地;另一方面,農民自主將農田整合,租賃給史慶章,並為他管理農作物。按照上述模式,史慶章已與當地二百個農戶達成協議,正式運營六百畝檸檬經濟林,並初顯成效。
「我不懂農業,所以有勇氣嘗試一切新的農業合作模式。」史慶章說。為了幫助當地農民致富,他引進適宜當地種植的各類果蔬,包括日本秋葵、台灣鳳梨、火龍果等,這些原本是欽州稀有物種,慢慢「移植」當地,成為當地農民的「搖錢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