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一輩子 在家相夫教子

文╲鄭淑錚心理師提供 |2016.08.03
1625觀看次
字級

   文╲鄭淑錚心理師提供

小惠來信:

我跟建明奉子成婚,已經結婚一年多了,他每個月的收入約五萬塊,婚後,他不讓我出去工作,希望我好好安胎、坐月子,照顧小孩。最近我開始跟建明提出想要出去工作的念頭,建明一開始不以為意,但隨著我不斷要求也真的出去應徵工作,他開始阻撓我找工作。每天瘋狂地加班,就是不想要我因經濟壓力出去工作,但我並不是因經濟而想工作,我只是想重拾自己的興趣。

某次建明加班回來,看到我還在上網找工作,一怒之下,就把我的電腦摔壞,甚至還有自殘行為,我跟孩子都嚇死了。事後建明非常懊悔,承認因壓力太大而發脾氣是他不對,但他也表示,我不應該執意要出去工作,他希望我能在家帶孩子,家中收入交給他就好。建明的行為確實嚇到我了,但我又不想一輩子待在家裡相夫教子,我該怎麼辦?

鄭淑錚心理師解析(英國心理諮商與治療學會資深心理動力學派心理師) :

婚姻是生命重要的分水嶺,婚前只須對自己負責,一跨過,任何決定和行動都會牽涉到家庭所有成員,考慮的角度自然也不一樣,因家庭成員的情緒健康,是建立在家人關係的品質上,在這裡就是小惠、建明及兒子三個人所交織成的「家庭系統」。在生活中,各自的角色與彼此的期待如何互動,決定著關係的品質。

當彼此的期待與自我角色有落差或衝突時,系統的均衡受到了考驗,此時,通過良好的溝通和彼此調整的意願,仍然可以重新進入新階段的系統均衡。問題出在建明的自殘,似乎將兩人的溝通管道關閉了,這才是真正的危機所在。

成人自殘行為有幾個可能因素:企圖讓自己所愛的人擔憂或保持關聯,有時候是早年創傷(例如性侵或幼年疏忽照顧)所造成的結果,往往為了順應環境中的生存挑戰而習得的一種行為,以分散心理疼痛及情緒困境。

自殘者經驗到,自殘激發大量腎上腺素分泌,可以打破長期「存在麻木感」,同時體驗到情緒風暴之後的寧靜,因此很容易成癮而反覆發生。這種以傷害身體的方式來處理心理情緒困境的手段,易沉迷而愈玩愈大,甚至影響到生命安全,為家人關係帶來不確定的威脅。建明的自殘讓原本充滿希望的家庭,瞬間蒙上陰影。

整合以上,我們看到問題性質從「我是自殘關係受害者」移動到「如何溝通以改善系統失衡」,這時,可運用簡單有效的自我幫助步驟,例如:邀請建明一起寫下家庭三個成員,每個人的「需要」和「想要」,「不要」和「擔憂」的問題。試以好奇、不批判的態度相互傾聽,找出兩人的共同點,例如,兩人都「希望孩子在安全的關係中健康地成長」,以共同期待的觀點成為良好溝通的踏腳石。

探索負面選項時,就須同理對方所擔憂的事,因為每個生命發展過程所遇到的身心威脅及脆弱感,都很容易以其他方式「偽裝」起來。或許建明只相信,除了自己的太太,沒有人會全心照顧兒子,也有可能用「拚命工作賺錢」來掩飾他對太太的不信任。這背後可能與自殘這高敏感的議題有關,往往自殘者背負的罪惡及羞恥感,會使他將一切掩藏起來,若經歷幼年創傷,專業心理治療重建將有助建明走出陰影,不必鎖在創傷情緒中自殘。

隨著溝通與尊重,容許在「早點出去工作」要不就「一輩子相夫教子」的選項中,再多出其他選項,就三人需求和希望來規畫生涯,在了解與支持的基石上,允許每人都能擁抱夢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