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為推動「從生活中學華語」,行銷台灣特色文化與華語教學,教育部與佛光大學結合宜蘭縣政府,昨舉辦「水燈星願樂華語—Fun Chinese, Water Lantern Festival」活動,吸引全國十多所大專院校,來自日、法、美、韓等十五國,近百名華語生及外籍生參加。佛光山蘭陽別院住持覺來法師也和外籍生分享目犍連尊者的故事,說明佛教孝道月的由來,外籍學生說,要把在台灣體驗的中元節文化帶回家鄉。
昨天先舉行中元節「角色扮演」、「說鬼故事」、「微電影評選」等主題競賽活動頒獎,鼓勵外籍生展現來台學習華語文的成果。接著進行華語課程,內容包含「鬼月文化」、「水燈意義」、「普度眾生」、「敬天祭鬼」、「水燈製作」等主題。
佛光大學華語教學中心主任詹素娟表示,教育部希望外籍生學華語活動能夠生活化,因此鼓勵結合台灣節慶活動。這次的中元節「水燈星願樂華語」即由教育部主辦,佛大承辦。她說,外籍學生都玩得很愉快,也開心在學華語之餘,還能實際體驗台灣的民俗節慶。
佛光山蘭陽別院住持覺來法師也透過目犍蓮尊者的故事,向外籍生分享農曆七月為佛教孝道月的由來,並表示只要心中有愛和感恩,「鬼」就不是對立人類的存在,所以華人才會把「鬼」稱之為「好兄弟」。外籍生都聽得入迷,紛紛表示學到了不一樣的「萬聖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