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是隻小猴子。牠和爸爸、媽媽、叔叔、伯伯,還有一大堆熟的、不熟的猴子親戚,全住在一位人稱「猴爺爺」的老人家裡。猴爺爺沒有孩子,把多多牠們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寶貝。天冷,老人會點起熱熱的火爐,鋪上厚厚的墊毯,確保牠們能夠保暖;天熱,老人則不辭辛勞的挑水,讓猴群可以戲水消暑。圖/謝玫真
文/吳怡佳 圖/謝玫真
多多是隻小猴子。牠和爸爸、媽媽、叔叔、伯伯,還有一大堆熟的、不熟的猴子親戚,全住在一位人稱「猴爺爺」的老人家裡。猴爺爺沒有孩子,把多多牠們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寶貝。天冷,老人會點起熱熱的火爐,鋪上厚厚的墊毯,確保牠們能夠保暖;天熱,老人則不辭辛勞的挑水,讓猴群可以戲水消暑。
伙食上,猴爺爺特別大方,除了平常發些零食點心之外,連每日的餐點也能吃得飽足。不過正在發育期的多多最近有一個困擾,牠總是覺得自己沒有吃飽,無論吃什麼,總是一下子又餓了。今晚也一樣沒吃飽的多多,餓著餓著,歪在樹上睡著了。吱吱!砰砰!猴群的尖叫聲、碰撞聲,嚇醒了多多。「多多,快跟我們來!」不知何時來到樹下的多多爸媽,招手要多多跟上。
「發生什麼事了?」多多爬下樹問。一時之間,每隻猴子都怒氣沖沖,把猴爺爺家弄得亂七八糟,面目全非。大家聚集在猴爺爺家的大門口,多多疑惑著拉著表弟少少問:「大家到底要做什麼?」少少回答說:「我們要示威抗議!」
少少說:「猴爺爺今晚突然宣布說,因為最近生活艱難,要減少食物的供應,改成早上三份水果,傍晚四份水果,希望大家暫時忍耐,共同度過難關。可是大家無法接受食物減少,決定要聚集抗議,直到改善為止。如果猴爺爺不妥協,大家就要搬出這個家。」
「可是我們能搬到哪去?」多多忍不住提出疑問,「笨啊,誰真的要搬?我們當然只是嚇嚇猴爺爺。」少少戳了戳多多的腦袋。猴群的抗議似乎見效了,不到一日,老人果然妥協了,改成早上四份水果,傍晚三份水果。日子又回復成過往的平靜,唯一不平靜的,只有多多的肚皮。「我覺得我比以前更餓了。」多多見人就說,牠覺得自從抗議之後,就沒有吃飽過。
「拜託,你哪天不餓?」少少說,「小孩子不要整天想著吃東西。」多多的爸媽說。大家似乎都對伙食供應很滿意,但多多很疑惑──自己為什麼比以前還要餓?(發想自《莊子.齊物論》)
啟示:
「朝三暮四」跟「朝四暮三」,數字相加後的總和並沒有不同,我們卻可能因為莫名的執著,不能洞察這數字背後的真相。如文中的猴群,不能判斷老人前後的餵食方式,只是在意表面上的數字更換,還以為爭取到了更好的福利。貪心使人愚昧,真是一點也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