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山動物 出現存續危機 文/蘇林 |2016.07.31 語音朗讀 275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台灣藍鵲親子圖/台北市立動物園 五色鳥圖/台北市立動物園 食蟹獴圖/台北市立動物園 圖/台北市立動物園 文/蘇林 圖/台北市立動物園 生活範圍與人類重疊度極高的淺山野生動物,正面對前所未有的衝擊和生存困境,而這使得淺山的生態環境和野生動物面臨存續危機。 所謂「淺山」,是指海拔八百公尺以下的自然環境。隨著人類數量快速增加,對森林、丘陵大規模開發,許多接近人類生活區域的淺山地區,逐漸被開發成農田、牧場等人為環境,但這些地區其實也是許多種野生動物的家園,導致動物棲地破碎化,淺山動物甚至隨時面臨盜獵及車禍(路殺)等危機。 台北市動物園表示,台灣淺山常見的動物包括:台灣獼猴、穿山甲、石虎、白鼻心、鼬獾、食蟹獴、歐亞水獺、麝香貓、梅花鹿、大赤鼯鼠、鳳頭蒼鷹、領角鴞、台灣藍鵲、五色鳥、水雉、環頸雉、食蛇龜、台北赤蛙、台北樹蛙、拉都希氏赤蛙、大琉璃紋鳳蝶、黃緣螢等,都是淺山地區常見的動物鄰居。 為了增加國人對保育淺山動物的觀念,台北市立A動物園最近進行一系列活動,除了之前已舉辦過的大冒險遊戲、打卡兼闖關等活動外,另推出「淺山電影院」每天播映兩場,片長約二十至三十分鐘,逢周一休館外,一直熱映到年底,由石虎、穿山甲、歐亞水獺和台灣獼猴等淺山居民代表領銜主演。 此外,每周二和周四,第一線照顧淺山野生動物的保育員,會在各動物展場前和大家分享動物的生態習性,讓大家對穿山甲、台灣獼猴、食蟹獴、歐亞水獺、石虎、台灣梅花鹿和長鬃山羊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活動時間自即日起至明年一月底止,台北市立動物園並連結全台十二個生態教育場館,包括:貢寮狸和禾田邊聊寮、紅樹林生態教育館、火炎山生態教育館、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保育教育館、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二水台灣獼猴生態教育館、台南市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員山生態教育館、瑞穗生態教育館、金門植物園及雙鯉濕地自然中心,讓更多人走到戶外,認識淺山的生態環境和野生動物正面臨的危機。 前一篇文章 寵物一家親 貓鳥相看兩不厭 下一篇文章 誕生到成礁 珊瑚寶寶 挑戰多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退休之後2025.05.0107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8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鏡頭下的生態交通噪音 使黃鶯變成憤怒鳥樽海鞘 海中小果凍 暖化新救星 作者其他文章 鞭炮聲 讓毛小孩驚嚇崩潰 【印象旅人】日韓台賞浪漫繡球花【海闊天空】澎湖花火節閃亮登場生態攝影 的歡喜和憂心AI 未來終將成為職場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