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衛福部長林奏延宣布明年將C肝口服新藥納入健保,學界連聲讚許,若財源充沛,建議全面投藥,若是不足以一次性根除C肝,建議採取分階段治療,依照C肝患者嚴重程度。
中研院士陳定信表示,台灣C肝患者約六十萬人,從二○○三年至今只治療九萬人,其中還包含失敗病例,政府決議納入將C肝新藥納入健保,絕對是一件好事,理應全面投藥,但C肝新藥「天價」,健保難以一次全面負擔,政府擬定治療先後順序,這是正確的方式。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莊萬龍說,C肝是可根治的疾病,治療藥費一定遠低於未來演變成肝癌或肝臟移植所需的治療費用,歐美先進國家都認為應全面治療。三十年前B肝疫苗政策推動時,被列為國內八大重點科技之一,如今C肝新藥也應由行政院層級編列預算全面治療,不應只由健保承擔。
國內肝病權威、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許金川說,C肝新藥太過昂貴,並非一般家庭所能負擔,單憑醫界與民眾力量很難要求藥廠降價,若藥價能降到比南韓還低,是理想狀態,雖然納入健保可能還有其他變數,但至少是個希望。
去年自費使用口服新藥成功治癒C肝病友林錦堂表示,納入健保後藥價壓低必須確保療效,也呼籲民眾做肝病篩檢並積極治療,「不止挽救一命,更救了一個家庭」。
另名C肝患者的家屬馮小姐說,媽媽當初因生產輸血染病,C肝口服新藥動輒上百萬元,媽媽也不願為了治病犧牲全家生活品質,因此一再推延治療,直到去年嘗試干擾素療法,目前病情控制得宜;針對C肝新藥健保給付後擬有用藥優先順序,她認為,若藥物濫用恐導致健保破產,可接受適當的把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