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媳婦異國手札 德國婆婆媽媽老實說

文與圖/皮爾斯夫人 |2016.07.20
1978觀看次
字級
媽媽是孩子生命最初的生命養分。 圖/皮爾斯夫人
做瑜伽對靜心很有幫助。 圖/皮爾斯夫人
當媽媽的學習挑戰是一輩子的。 圖/皮爾斯夫人

與圖/皮爾斯夫人

世上沒有完美的媽媽

還沒當媽前,去拜訪好友B,記得當時在跟B聊天中,B不滿三歲的兒子就賴在她的懷中,一下子要媽媽陪他玩,一下子又要媽媽帶他上廁所,不時打斷我們的對話。當時我心裡就有種感覺,怎麼有了孩子後的女人,被孩子切割干擾的部分會這麼多。

我不曉得好友B如何去自我調整,但那個我沒有問的疑惑,等我自己當了媽媽,又遇見一大票跟我一樣的媽媽們時,我終於親身體會到從女人跨進媽媽的這塊新疆界,生命不止是被切割,更像是被重新打破,然後進入一關又一關的未知挑戰裡。

當媽媽的女人心裡多少都會有個當媽的完美圖像,在瑜伽師資班某次的團體分享圈圈裡,Miriam有感地哭著跟大家分享:「電視機與雜誌廣告那些完美的媽媽圖像——媽媽每天穿著漂亮的衣服,身旁孩子總是聽話又乖巧,然後一間整齊乾淨的房子,跟一個完美的先生與假期——都是騙人的。」然而,在生活實景裡,大部分的媽媽都跟她一樣,半夜兩個孩子輪流哭鬧,她就必須去安頓安撫,送孩子去幼稚園前,要先將孩子的早餐打理好,同時還要搞定情緒中孩子的衣著,送孩子到幼稚園後,自己還要趕緊上班去。

下午兩點,從公司趕去幼稚園接孩子,再跟孩子到遊戲廣場活動,或帶孩子去上運動課,傍晚回家準備晚餐。六點先生回到家,吃完晚餐後,還要與先生輪流陪孩子玩,七點半帶孩子上床睡覺,念床前故事給孩子聽。她經常念著念著就睡著了。

雖說一個星期只工作三天,不上班的那兩天時間裡,她仍然如陀螺般,為家務生活轉個不停。唯一她能為自己保留的,就是一周兩堂的瑜伽課及一個月兩天的瑜伽師資訓練課程。

她說自己是一個自我要求相當完美的人,但是當了媽媽之後,「完美」這件事突然離她好遠好遠。有時,她累到只希求兩孩子可不可以安靜,不要吵鬧一個小時就好。

那個單身前擁有完整自我時間的自由,被兩個小孩占據之後,裡頭有太多變化挑戰,需要親友的支持了解及相當長時間的自我心理調適。聽到Miriam的淚水潰堤,釋放引爆,連帶牽引出每個堅強德國媽媽們的淚流滿面,大夥深深理解Miriam的心情,給了她溫暖的回應與擁抱,更紛紛打開心門,聊到各自當媽後的壓力與挑戰。

不同年代媽媽的差異

在我的瑜伽課裡有三位婆婆,幾回課後的聚餐會,跟我聊到,上一個年代的媽媽跟這個年代媽媽的差異。

她們說,在她們那個年代的媽媽,只要將家裡打理得整潔有序,幫孩子及先生料理好三餐就可以了。當時,她們的生活目標很單純,就是以家庭跟孩子為主,但現代媽媽個個都有很好的學經歷,生活目標不再如過往那個年代——女主內男主外,大部分媽媽們都處在蠟燭兩頭燒的狀態,將生活時間切割給孩子的成長,同時還進行著自己的事業。

雖說這一代關於教養孩子的訊息,比起上一代豐富太多,資源也發展得相當多元,但這個年代媽媽的心理焦慮感,卻明顯比起上一代高很多,這其中的矛盾也開始引起愈來愈多人的關心。

聽她們聊完之後,我問她們當初為何會跑來上我的瑜伽課,她們不約而同地說,她們將一生都奉獻給了孩子跟家庭,現在孩子都大了,她們也要開始學習愛自己、活出自己,安排自己的主婦退休生活,上瑜伽課、做SPA、當義工、上各種想上的課,以及去夢想中想要旅行的地方。這些都是她們過往無法實現的願望,趁著身體還健朗時,趕緊去完成。至於孩子,還是愛,只不過也學會不再硬撐自己當個一百分的媽媽。

如果孩子有事,需要她們幫忙帶孫子,她們也很樂意,但會事先言明,要幾周前先約好時間。另外,孫子們的教養是父母的責任,而不是爺爺奶奶的責任。這一點,她們盡量不去介入,在擁有孩子時,她們曾給出所有的心神與體力,現在子女們也需要自己親身走一趟為人父母的歷程,父母無法替他們走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