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文式親職教育專欄 讓孩子有機會表現對父母的愛
功文式親職教育專欄 讓孩子有機會表現對父母的愛
今年六月的時候,我們一家人前往美國探望公婆,在那四個禮拜當中,我最懷念的就是全家人一起坐下來吃飯的情景,因為在美國婆家並沒有大家同桌共餐的習慣,通常就是孩子們吃完之後跑去玩,大人們才開始坐下來吃,這和我們在台灣家中的用餐習慣截然不同。
雖然吃一頓飯只是短短幾十分鐘的時間,但我覺得一家人能夠聚在一起用餐真的好重要!在那個過程中,大家除了吃飯還能夠互動與交談,不僅可以聽見彼此在聊什麼,也能夠知道對方在想什麼,家人之間分享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這一切雖然看似平凡,卻有著凝聚情感的神奇力量,將每個人的心緊緊牽繫在一起。
我深信對家人來說,沒什麼比貼心陪伴更重要的,一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共度的每一刻都好珍貴,因為我們一起創造的不僅僅是當下快樂的時光,更是一輩子美好難忘的回憶。
在這次去美國期間,有一天我們要外出用餐,出門前,大女兒在幫自己捲頭髮,我順勢也請她幫我弄。當女兒開始一撮一撮幫我捲的時候,好多回憶的畫面閃過腦海。我想著當初生下的第一個寶貝,這十三年來,我們共同經歷的點點滴滴,那些畫面讓我心裡甜甜的、胸口暖暖的。
我問大女兒是否還記得她小的時候,我編了一首歌,儘管五音不全,每天晚上還是都會唱給她聽。女兒笑著說她還記得,甚至記得我每次都會在歌中問她喜歡什麼口味的冰淇淋,而她每次都回答我是草莓口味的!明明是那麼久遠以前的事情,她竟然還記得,真的讓我好感動。當時的畫面和甜蜜的感覺就像深烙在心底,我相信這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親子之間的關係有時候真的很微妙,我們常說家長透過陪伴帶給孩子滿滿的安全感,但其實有時孩子們也會像個小大人似地反過來照顧我們、給予我們安慰。
這趟美國行的某一天,我打電話給人在澳洲的乾媽,她今年已經八十七歲了,前陣子身體狀況太不好。我在電話中問候乾媽,並叮嚀她要多多注意健康,而湧上心頭的思念與擔憂,讓我霎時之間百感交集,澎湃的情緒化為淚水,滴滴答答地掉個不停。
掛完電話之後,我到女兒的房間去,女兒看到我掉淚的模樣,嚇了一跳,連忙問我怎麼了,於是我就跟她傾吐心中的感傷,女兒則一直坐在身旁陪伴我。在那一刻,照顧者與被照顧的身分是反過來的,就像我剛才說的,有時候反而是孩子在安慰我們,帶給我們內心安定的力量。
親愛的家長們,親子關係並不只是父母單方面的給予,而是建立在彼此互動、互相關心的基礎上。我們透過陪伴將價值觀與安全感帶給孩子,而孩子有時也會是那股無形中支撐我們的力量。因此,不要忘了我們也需要孩子,當內心偶爾脆弱或感傷的時候,就讓孩子有機會表現對我們的愛,讓他們帶給我們振作起來的力量吧!
心情小語:親子關係建立在彼此互相關心的基礎上,孩子有時也是支撐父母的力量,因此,有機會就讓孩子表現一下對我們的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