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二孩時已屆高齡,醫生為產婦仔細檢查。圖/新華社
因為產婦數量增多,現有病床數無法滿足需要,遇到急診入院的產婦只能緊急加床。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報導】自從「全面二孩」政策上路,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產科的張曉慧醫生就比過去忙碌許多,因為產婦數量增加,現有病床數無法因應需求,一旦遇到急診入院的產婦,只能幫忙緊急加床。這所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產科是安徽省規模較大的產科之一,院內醫護人員的工作負荷隨著政策變得沉重,更面臨高齡產婦生育的風險問題。
「與其等著抱孫子,不如自己再生一個。」今年四十五歲的林雪蘭說,她很喜歡孩子,但由於年齡問題,自然受孕有些困難,但試管嬰兒的成功率也因人而異,她不知道政府開放二孩的同時,會不會有配套措施來幫助她們這些高齡婦女。
生孩子的時機不能等,許多有經濟能力的夫妻自己尋求解決辦法,其中一條管道就是到台灣生小孩。日前外貿協會服務業推廣中心主任張正芬表示,台灣人工生殖醫術高明,吸引很多外國人跨海求子,其中日本人最多、其次是大陸人,因為台灣費用比日本低,技術又比日本好,中國大陸則是在二孩政策開放之後,人數變多。
醫美生健康事業總經理顏佑亮表示,大陸人普遍對大醫院較為信賴,來台灣進行人工生殖時,多半選擇大型醫院,以他的醫療平台來說,已轉介多對大陸不孕症夫婦來台灣馬偕醫院、長庚醫院、台安醫院和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進行不孕症治療。
二○五○ 增加三千萬人
根據陸媒報導,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符合生育二孩資格的民眾多達九千萬,不少人擔憂大陸的人口成長過於快速,將重蹈覆轍,但大陸國家衛生和計畫生育委員會主任李斌表示,去年大陸人口為十三點七五億人,經過測算,最高峰值二○二九年會達到十四點五億人左右,但到了二○五○年,人口預計還是只有十三點八億人,跟現在差不多,仍是在可承受的範圍之內。
相反的,預計二○五○年大陸勞動人口可增加三千萬人,相關的嬰幼兒商機將突破人民幣上兆元規模。李斌表示,今後每年會出生一千七百萬以上的新生兒,等於零到六歲就有超過一億人口,嬰幼兒產品的市場大,從懷孕階段的消費用品;到嬰幼兒階段消費必需品,如尿布、配方奶粉、嬰兒推車、藥品等。甚至是幼兒照料、學前教育等服務業也是商機所在,李斌表示,政府除了增加公立幼兒園,也會鼓勵民間辦幼兒園、托嬰機構,以及加強月嫂、嬰幼兒看護人員的培訓教育工作等。
未來十年 商機直線上升
早期就已來到中國耕耘布局童裝市場的巴布豆,至今在大陸童裝市場已闖出名號,該公司集團董事黃文明受訪時指出,他很肯定二孩政策對母嬰行業的正面激勵作用。但中國內銷市場不像外界想像得那麼容易,競爭已趨白熱化,加上各地法令法規不一,山寨仿冒無孔不入,各個企業均面臨嚴峻的挑戰。
到廈門從事母嬰用品已有十三年的台商吳柏霖認為,「全面開放『二孩』,對於我們做母嬰產品的來說,值得好好把握機會,相信未來十年銷售額將一直呈上升的趨勢。」吳柏霖說,現在許多八○後、九○後的年輕父母對互聯網的依賴性很大,買東西都是網購,因此,建立網上購物平台必不可少。
到大陸經營月子餐市場的台商鐘宇富也對二孩商機抱持樂觀的看法。他表示,最大新增人口動力會是來自過去嚴令不得超生的黨、政、軍、教領域,還有國營事業單位的夫妻,這群精英具社會地位、收入較穩定,更有意願生二孩。然而,他也發現,近年來的二胎父母多數是「八五後」、「九○後」的年輕人,屬於移動互聯網世代,因此,所有母嬰企業務必要把握這批年輕人在移動互聯網上的消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