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成芒果農 賴永坤創果乾事業

 |2016.07.12
1800觀看次
字級
賴永坤返鄉接手家裏的芒果園,多年來爭取資源投入研發技術及設備。
賴永坤接手芒果園逾二十多年,不僅種出優質芒果,還創設加工事業,讓玉井芒果名聲更響亮。 圖/中央社

【本報台南訊】台南市玉井農會果樹產銷第三十三班班長賴永坤,當年二十八歲頂著台大商學系畢業生光環,返鄉接手家裡的芒果園,逾二十多年,不僅種出優質芒果,還創設加工事業,讓玉井芒果名聲更響亮。

如同一般家庭的學生,賴永坤從小到大努力念書,目標就是考上理想的大學。從台大商學系畢業後,他留在台北一家貿易公司當上班族,也有了自己的家庭;但在台北工作三年後,他開始思考是否適合這樣的生活方式。

家鄉熟悉景物 踏實感覺

「一切都是老天的安排吧。」賴永坤說,在正式決定搬回台南前,有好一段時間都是在每個星期五晚上從台北搭車到台南市區,轉搭最後一班公車到玉井,再從台20線的公車站,獨自走五公里的路回家。

「走那五公里感覺真好。」他說,看著家鄉熟悉的景物,心裡總有一種踏實的感覺,也在思考到底自己適不適合一直留在台北生活。加上當時剛結婚,長子即將出生,在太太的支持下,就辭掉工作搬回老家種芒果,與父母親也較能互相照應。

賴永坤有二個哥哥、一個妹妹,畢業後都留在北部工作,家中只剩下父母親守著面積三、四甲的芒果園。在賴永坤回到玉井後,父母親的壓力減輕不少,也慢慢把果園主導權交給賴永坤。

推廣鮮果分級 維持價格

賴永坤說,從小就在果園內幫忙,種芒果對他來說是「常識」;最大的挑戰,仍是芒果產業長久以來存在的產銷失衡問題。玉井一帶山區山坡地的氣候、土質得天獨厚,可種出品質極佳的芒果;但因產期集中在夏季的一、二個月內,鮮果又不耐儲藏及長途運送,經常出現果賤傷農的情況。

在搬回到玉井後的隔年,賴永坤就著手研究芒果乾加工,並開始在農民間推廣鮮果分級制度,讓賣相較差的次級品直接進入加工廠,希望盡力維持市面上的鮮果交易價格。

另一方面,也爭取政府及民間的技術及資金進入產區,加強芒果乾等加工品的產製。

賴永坤表示,一開始的技術不純熟,大概有一半的芒果乾會被烤黑或口感不佳,只能丟掉。他除了請專家來指導,也到處參加農政單位舉辦的研習課程或觀摩會;經過幾年的調整後,現今做出來的芒果乾,已能維持穩定品質及口感。

賴永坤近年來持續在副產品加工方面努力,爭取到臨時工廠登記、建立農民契作制度,並將產品多樣化、品牌化;以「蜜旺果舖」的品牌,行銷芒果乾、芒果酥、芭樂乾、楊桃乾等果乾產品,在市面上獲得不錯評價。

攻讀EMBA 幫產業升級

二十多年前頂著台大畢業生光環返鄉種芒果,如今賴永坤的長子已大學畢業,也回到家協助賴永坤種芒果、做果乾,慢慢要接下事業的棒子;賴永坤自己也不放鬆,到國立成功大學攻讀EMBA,希望協助家鄉的芒果產業再升級。

賴永坤說,芒果是需要費工夫照顧的農產品,農民的辛苦不在話下;但如果能培養年輕人一代一代把專業傳承下去,並與市場的脈動結合,相信仍是能養活很多人的產業。不只對玉井很重要,對台灣也很重要,一定會持續努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