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創業做老闆 鄭亦修 咖啡美麗顧客心情

羅智華 |2016.07.26
3152觀看次
字級
鄭亦修設計的黑豆蛋糕,健康又清爽,受到不少顧客喜愛。圖/記者羅智華
鄭亦修轉換跑道、返鄉創業,一圓為鄉親開設咖啡廳的人生夢想。圖/記者羅智華
咖館館開店迄今已成為嘉義縣東石、朴子居民靜下心來喝杯咖啡的好去處。圖/記者羅智華

你喜歡你現在的人生嗎?有些人從小夢想自己創業當老闆、當農夫、當畫家……,然而,長大後卻走上另一條路、另謀他職,以至於心中一直埋藏著無法圓夢的遺憾,其實只要願意,你我的人生都能擁有無限可能、多種樣貌。為此,《人間福報》特別推出「第二人生」專欄,前往各地採訪勇於轉換職場跑道,或是退休後繼續打造精采人生下半場的各行各業人士,聆聽他們有甘有苦的心路故事、展現多姿多采的人生風景。

文/記者羅智華

走進嘉義縣立圖書館位於一樓的「咖杯惦」,偌大明亮的空間映入眼簾,加上一旁布置溫馨的閱讀圖書區,讓顧客能怡然地品嘗咖啡,一邊閱讀老闆鄭亦修推薦的好書,每到周休二日,總能見到不少民眾前來光顧,開店迄今,這裡已成為嘉義縣東石、朴子居民靜下心來喝杯咖啡的好去處。

而這正是鄭亦修當初想開設咖啡館的初衷,今年才二十八歲的他,腦袋很有想法,他有感而發談到,相較於都會區如雨後春筍般興起的一間間風格咖啡廳,他的故鄉因地處偏遠,咖啡館少之又少,很多人想喝杯咖啡或與三、五好友結伴談心,往往只能屈就於連鎖速食店,他時常升起「若有一間咖啡館,可以讓嘉義鄉親好好坐下來紓解身心有多好」的想法。

頂高學歷光環 基層做起

擁有台灣大學研究所碩士學位的鄭亦修畢業後,曾前往東部擔任代理教師,但因對烹煮咖啡有興趣,後來又轉往知名知名休閒農場薰衣草應徵儲備主管。頂著高學歷光環,但他心甘情願從頭開始學起,無論是內場的餐飲準備,還是外場的客人接待,都是必須學習的基本功。

所謂隔行如隔山,鄭亦修在薰衣草培訓期間就像是一張白紙,樣樣不懂,樣樣都要學,回憶起受訓的菜鳥生涯,他說,當時連為顧客準備生菜沙拉的速度,都比不上內場的高中生,讓他覺得很不好意思。

然而,紥實基層的受訓,讓鄭亦修學到手沖咖啡的技巧以及餐飲業SOP流程;在外場的服務,更讓他慢慢懂得與顧客間的應對互動,學習如何與客人交朋友、搏感情。因為薰衣草創辦人的故事,激發起他想為鄉親打造一間舒適宜人咖啡館的創業夢。

說服父親創業 開店圓夢

要圓夢的第一關卡即是鄭亦修的父親。鄭亦修的父親當時不懂,為何好不容易栽培兒子念到台大研究所,卻想要回到家鄉開咖啡廳,經過鄭亦修誠懇的溝通說明自己的理念,讓愛子心切的老爸終於逐漸鬆動原有立場,從堅決反對到慢慢轉為支持,成功跨出開店第一步。

不過,萬事起頭難,儘管對餐飲業有熱忱,但要讓一間店從無到有,畢竟不是件容易的事。鄭亦修說,光是為了與屬於公家機關的圖書館完成簽約手續,花了不少時間跑公文流程。

好不容易搞定店面簽約手續,緊接而來的空間如何規畫、 餐點怎麼設計亦是令人傷腦筋。因為過去沒有開店經驗,如何在理想藍圖與成本考量間取得平衡是一門艱深學問,為此,他還特別去向其他咖啡館的資深前輩討教、傳授個中眉角。

顧客滿足笑容 努力動力

「光是同一杯咖啡,就有客人對口味濃淡的反映不一致,往往是順了姑意、卻違了嫂意。」鄭亦修表示,開了店後才知道老闆不好當,以咖啡為例,每個顧客喝起來的感覺都不一樣,有些人覺得咖啡太濃,有些人反映口味太淡,追求完美的他只能不斷調整口味,直到滿意為止。不只如此,開店初期的千頭萬緒,不僅讓他從早忙到晚,就連一周只有一天的休假日也不得閒,經常得利用休假當天忙著進貨、補貨。

不過,隨著咖啡館逐漸步上軌道,也讓鄭亦修開始從顧客身上得到正向回饋與鼓勵。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天下午,一位女高中生走進店裡, 剛好他那天新烤了手工餅乾,就請高中生品嘗,沒想到這樣的無心舉動卻換來令他感動不已的回饋。當高中生離開店裡後,他去整理桌面,赫然發現桌上留著一張手寫紙條,高中生寫下溫暖待客之道的感謝。 上頭寫著原本那一天她的心情不太美麗,卻因為老闆的熱情招呼與美味烘焙餅乾而讓她感到內心一股暖流,將沮喪情緒轉化為好心情。

這張手寫紙條, 鄭亦修至今都還保留著,他說,雖然轉換跑道創業很不容易,但能夠看到顧客臉上綻放的笑容、甚至因走進咖啡館而改變心情,即使再辛苦也甘之如飴,未來他會更努力創造咖啡館的動人故事,用熱情溫暖每一位顧客的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