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教育部昨公布二○一五年亞洲托福成績排名,台灣在亞洲三十國中排十二名,輸給星、港、南韓等競爭國家,但贏過第十七名的中國大陸、二十六名的日本;且台灣八年內進步六名、八分,進步幅度只輸給越南,高過亞洲其他國家。
不過,實踐大學應用外語系講座教授陳超明指出,考托福以出國留學的精英學生為主,台灣托福成績進步,只能解讀為少數精英在學習資源、出國遊學交換機會變多之後,英文程度提升。他憂心英語雙峰現象更加嚴重,畢竟國中會考已連續三年多達三分之一考生拿到不及格的C。
一九六四年創立的托福測驗,早期為紙筆測驗,主要考聽力及閱讀能力,滿分六七七分。包括台灣、大陸等亞洲學生透過補習、練題庫拿高分,到美國留學卻不具實際溝通能力,十年前全面改為整合聽說讀寫的網路測驗(iBT),亞洲學生表現大不如前。
iBT滿分一百二十分,去年全球平均八一點三分、亞洲平均七九點六分,台灣考生平均八十分,略高於亞洲、略低於全球平均,平均成績由二○○七年進步八分,名次也由十八名進步到十二名,聽、說、讀、寫表現很平均,都各二十分。
教育部統計分析,新加坡因英語為主要官方語,托福成績一直亞洲第一,去年平均九十七分;也曾被英、美殖民過的印度、菲律賓、馬來西亞、香港、斯里蘭卡,則排三至六名。
至於幾個非英語系的亞洲國家,南韓近年吹起學英語的熱潮,去年托福八十三分排第十;和台灣同為八十分的越南,比九年前進步十分、十名;大陸則維持七十八分,但從第十滑落到第十七名。
被詬病專注於文法詞彙且多次英語教改失敗的日本,多年來亞洲吊車尾,去年七十一分排二十六名。
補教老師劉毅分析,台灣逐漸邁向國際化、外國觀光客增加,學生出國觀光、遊學的機會也變多,加上英語教學開始重視聽、說能力,升學考也考英聽,都有助托福成績提升。
陳超明說,相較之下,大陸的英文教學仍停留在死背文法、單字的階段,參加聽說讀寫並重、強調溝通能力的托福,不易拿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