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教學營 培養自救能力

 |2016.07.07
1649觀看次
字級
兒童參加體育署舉辦的游泳教學營,讓教練直呼「卡哇伊」,下圖為小一生練習仰式。圖/體育署提供
兒童參加體育署舉辦的游泳教學營,讓教練直呼「卡哇伊」,下圖為小一生練習仰式。圖/體育署提供

【本報台北訊】暑假開始,很多學生喜歡游泳戲水,但千萬要注意安全。體育署昨發布最新統計,十一年來多達五五五名學生溺死,人數雖已逐年減少,但今年到七月初仍有十名學生溺死。體育署今年暑假特別舉辦國小巡迴游泳教學營,教學童游泳及自救能力,盼溺死人數降到最低。

體育署科長張聖年說,學生溺死除因不諳水性,多半是到溪流、海邊等開放性水域、且無合格救生員的危險環境戲水,一旦遇暗流、漩渦,很容易溺水,身邊又無人搶救,年輕生命就因此殞落。

為加強學生游泳及自救能力,張聖年指出,體育署九九—一○二年推動「泳起來」計畫,補助學校蓋泳池。後來發現許多學校缺乏泳池的經營及維修能力,停止計畫,改補助學校到社區附近的泳池實施游泳教學。

社區沒公共游泳的偏遠、山區國小,體育署則自去年起補助購買簡易親水池,以長七公尺、寬三點二公尺、深一點二公尺的親水池為主;今年更試辦「小學游泳與自救能力教學巡迴計畫」,號召大專師生當教練,搭配三座移動式親水池,到偏鄉國小教游泳。

張聖年說,六月二十九日到七月一日,先到南投縣仁愛鄉萬豐國小辦游泳巡迴營,鄰近親愛國小萬大分校生也來參加,最小的學員是附幼四歲孩童;七月十八日至二十日,將到新北市三峽區成福國小舉辦,都由彰師大師生當教練。

仁愛鄉的游泳營,在教練連續三天細心指導下,參與學童幾乎都已達到游泳自救能力指標第一級(海馬級),不僅克服對水的恐懼,更能順利完成水中拾物、韻律呼吸及水母漂等基本能力。

親愛國小萬大分校一年級學生何宇中說,以往只有去溪邊玩水的經驗,這次上專業游泳課,他感到很新鮮,不再像從前那樣害怕碰水。萬豐國小曹竣昌主任則表示,去年曾發生校內學童至溪邊戲水而導致意外,透過這次活動,配合在放暑假前先教導學童及家長正確戲水觀念,盼未來不再發生憾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