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記者洪素珠挑釁、辱罵老榮民,掀起嘩然,但她卻從未真正了解榮民的一生。
我外公是榮民,年少適逢內戰,媽媽怕他被捉去當兵,讓他獨自上逃難船到台灣。不料,外公到了台灣還是當兵。
外公一直服務海軍,期間遭遇戰爭、結婚、生子,耗盡一輩子心酸,靠著回大陸的信念堅持下去。在軍中將近三十年,發現回大陸無望,毅然退伍真正人生才開始。
他以海軍資歷做貨船運輸,幾乎環遊世界一周,我們講起要去哪個國家玩,外公總有回憶可說。我出生時恰巧他退休,除當大樓管理員消磨時間,其他精力就是養育我。
外公寫得一手好書法,我小時候學寫字,拿的就是毛筆,當時真痛恨寫字,不過也多虧這段書法歲月,讓我的字維持不錯的水準。
他也把山東飲食搬到家裡,做各式麵食哺育下一代,除夕夜還遵照北方習俗包元寶水餃。他只是想營造家鄉味,因為闊別多年的大陸,已不是回憶中的樣子。
九十歲的他,經過多年流離、奮鬥,了解有家人的地方才是家鄉,心心念念的只有兒孫輩過得好、早日結婚,讓他看看曾孫的模樣。
(宣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