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遠洋漁業條例》草案立法卡住,歐盟私下向我方傳遞訊息,若九月底前未立法,或罰則打折扣,可能進一步對台灣舉「紅牌」,禁止台灣水產品輸往歐盟。為解決目前行政、立法部門歧異,農委會今晚行政立法協調會報中將與民進黨立委溝通,盼立院七月中休會前完成立法。
《遠洋漁業條例》等「漁業三法」日前雖通過初審,但立委質疑罰款金額太高,至少得罰兩百萬元,恐讓觸法的弱勢漁民無法翻身,立委所修法版本的罰鍰則訂在七萬、二十萬、三十萬元以上不等,歧異甚大,至今仍待朝野協商。
農委會官員說,先前委員會審查時,立委要求重大違規行為必須加上「故意」作為前提,但歐盟擔心我國可能「避重就輕」,因此今晚除討論罰款金額外,也會將爭取拿掉「故意」兩字,授權讓漁業署認定,彈性執法,避免讓歐盟覺得我國在修法上玩「文字遊戲」。
官員指出,我國遠洋漁業產值,全球名列前茅,「不希望少數違規漁民影響我國競爭力」,因此必須條列規範,「把遊戲規則講清楚」。農委會將努力跟民進黨立委溝通,在漁民生計和國際規範間取得平衡點。